流泪,哭。动词。《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涕泣谋于禁卒:流着眼泪求告狱卒谋求探监。)《聊斋志异·促织》:“儿涕而去。”《柳敬亭传》:“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其二:鼻涕。后起义。名词。[汉]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一尺。”
学生通过该工具书中的分析还可以知道,在古代,“涕”一般指眼泪,如《诗经·卫风·氓》:“泣涕涟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叔入,哭甚哀,多涕。”成语“痛哭流涕”、“破涕为笑”等正是保存了古代眼泪的意思。在古代,“泗”才指鼻涕,如《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根据前人的解释“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可以清楚地了解“涕”和“泗”的区别。此句的意思是形容涕泪像下大雨一样。“泪”字到汉代才产生,从此“涕”才有了鼻涕的意思。[汉]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一尺。”是较早的用例。汉以后的文章,包括诗歌,仍旧经常用“涕”指眼泪,如[汉]司马迁[注: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报任安书》:“士无不起,躬自流涕。”即使“涕泪”连用,一般也是单指眼泪,而不是指鼻涕眼泪,如[唐]杜甫《野望》:“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有趣的是,汉以后,尤其在接近口语的作品中,“泪”代替了“涕”,“涕”逐渐代替了“泗”,而“泗”一般不用了。
题二:断其左股。
学生通过查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以发现,“股”有三个义项:一是大腿。从胯到膝盖的部分。二是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如沈括《梦溪笔谈[注: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卷一八:“又以半径减去所割数,余者为股。”三是量词(后起意义)。如白居易[注: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曾官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通过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知道题中“股”的含义应是“大腿”,与 “宋师败绩,公伤股。”(《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和 “贾举射公,中其股。”(《韩非子·奸劫弑臣》)中的“股”意同。在古代“股”是大腿。“胫”是小腿。“腿”是后出现的字,开始专指小腿,后来成为大腿和小腿的总称。通过查阅和对比,学生就会系统、立体地掌握“股”字古今含义的异同,就不会和现代汉语中的“股”的常用义混为一谈了。
2.3 古音通假现象。古音通假现象是指文言中有些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不过同样,高中学生利用工具书都可以解决,例如学生要解决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注: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③“秦王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④“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