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简析比较羌族多神和基督…
论析释比经典“木吉卓”…
北川民俗博物馆延续羌族…
《羌族释比经典》中部分…
在历史遗存中探寻羌族的…
五种文化与羌族的起源
8万卷史料遭埋 北川抢救…
黄龙景区当地羌族民俗文…
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
最新热门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

时间:2012-12-6 12:20:12  来源:不详
力的探究,认为人的生死受制于冥冥之中的一种人不能抗拒的外在力量上天,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在天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与之抗衡,只能坦然直面。

    《博楔》中的“生离死别不由人”,《劝慰》中的“该生病时也生病,死亡面前不由己”,“不由人”和“不得已”之中既有无可奈何之感,又有对主宰人生命的一种不可抗拒无形力量的认识。在现实难以解决,百般无奈之下,崇尚万物有灵的羌人,再一次想到命,并且把命和上天联系起来,形成自己朴素的天命观。《离别》中“世间生死命中定,有生必定也有死”、“老人去世如此快,无可奈何命由天”,人的出生天注定,人的死亡依然如是,人们出于本能对死有无限的恐惧,但这些都由不得自己。决定权在天。

    羌族释比经典中的生死观和天命观与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的形成一种契合,构成了我国先民在丧葬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生死观上,儒家对死亡是一种既认可,又理性的搁置。孔子认为“自古皆有死”,[4](P25O3)但在如何处理生死的关系时,儒家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出“未知生,焉知死”,[4](P2499)暗示了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有价值的生,当生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就会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在道家,庄子认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5l( 、“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l5】(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而然的,生死转化是一种无奈的必然,生不过是过程,死不过是安息[注: 古代中东的地名和国名﹐首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作为地名﹐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作为国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亚(Parthia)帝国。],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则与羌族释比达成高度的默契。在天命观上,羌族释比和儒道则是完全一致。孔子认为“亡之!命矣夫!”[4](P24 7S)、“死生有命,富贵在天”,[tj(P25O3)孟子认为“莫非命也,顺受其正”。[6 孔孟的天命观,道家也有几乎相同的认识。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 生也罢,死也罢,人的生死决定于天道自然,都是大道变化的有形体现,是不能逆其道而妄图改变的。

 

人有生便避免不了死,面对死神的到来,羌族释比首先思考的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在面对无数从疾病到死的现实,经过总结归纳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在《羌族释比经典》“丧葬篇”的《不吉》中,释比经师唱到“如是上天已摊派,一是摊派该生病,再是摊派是死亡。”“掌控万灵的上天,上天为何总摊派,摊派给你是疾病。”“凡民火塘火正旺,老天不知竞为啥,摊派疾病火塘边。”[3](P101 7-1019)在《博楔》中唱到:“上天摊派的是病,谁知苍天不留情,硬把疾病摊派你。”“谁知额上已白头,白了头则染上病,疾病缠身是死神。”[3](P1030)在《劝慰》中唱到:“天上降下了病难,堂前躺着亲人尸。”[3](P1053)《伴大夜》唱到:“天宫天庭放出病,雷隆包上病来了”o[3](P917)以上释比唱经中,体现出羌族释比对疾病来源和死亡的独到看法。首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羌人认为患疾病是上天、老天、天上和天宫天庭摊派、降下或放出的,也相信疾病受制于一种人不可抗拒的上天的意志,人们在“天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安然处之。其次,是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