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大众化的风水
法治文化大众化制约因素…
大众文化的艺术化之路
体育与传媒联袂推动体育…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
理论的语境转换与批评的…
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
新市民传奇:海派小说文…
颠覆与重构之间——对当…
大众文化的颠覆模式
最新热门    
 
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功能与缺失

时间:2009-9-8 17:38:44  来源:不详

大众传媒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功能与缺失

权 玺


    2007年5月23日~6月10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成都召开。其间,与会的40多位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论坛”上,通过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都宣言》。可以看出,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带来的日渐升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而大众传播媒介,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因其媒介特性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之后,逐渐进入研究视阈,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同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没有一个具体的、物化的形态。它是人类思维、意识、审美等的外化,通过语言、声音、体态、形象、技艺等来表现蕴含于人类社会交往、生活习性、行为举止中的无形的群体认同和文化价值观,而正是这种认同感和价值观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生活智慧、风俗习惯、审美标准和群体归属感。

  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见证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漫长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因此,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语境和传播方式必然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在宗教或宗族“仪式”的名义下,以语言、形象、记忆、技能等为手段的口传心授式的人际传播。

  到了现代社会,伴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农耕、游牧、渔猎的小农经济秩序被打破,非物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变迁,面对着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和新的文化语境,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得不随之改变,由人际传播逐渐变为大众传播。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花儿”、“刀郎木卡姆”、“长调”、顾绣、吴桥杂技、少林功夫、川剧变脸、唐三彩、皮影戏、剪纸、川江号子、白蛇传等,[1]这些涉及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各个领域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已经不能够仅仅只是依赖着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而是在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和更复杂的社会层次中,必须经由大众传播媒介的收集、整理、出版、发行,而得以广泛的传播的。在这一信息流通的过程中,大众媒介凭借其技术优势,承担了传承社会文化的重任。

  (一)大众传媒的媒介特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凭借着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时间、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白蛇传、河西宝卷、布洛陀等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复制传播中,得到了保护。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河北梆子等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既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资料,又是获得民族认同的桥梁。傩戏、安塞腰鼓、少林功夫、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二)大众传媒通过宣传、报道、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了社会公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