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深圳综改方案获批 深港…
中国之“五行”,谁创造…
家居风水中财位的“五宜…
呼应上文:“五猖”(“…
切实搞好第二批深入学习…
上博藏竹书《从政》篇“…
再说“五至三无”
试说“五至三无”
“五四”后新文学作家古…
“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最新热门    
 
“五猖”的复兴与“偶在”的个体

时间:2009-9-8 17:39:56  来源:不详
基点,反过来也促使了民俗事象的复苏。
    有学者认为,今日中国民间信仰和神明的“复兴”是意在提醒区域文化存在的文化整体性意义(庄孔韶,2005)。民俗复兴这一社会文化实践是与“全球化”过程共存互动的。在与“全球化”抗争的过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正是一种与“全球化”相悖的文化实践。有些弱势文化或地方文化的激烈复兴,正是由于强势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咄咄逼人造成的。当然,这一社会文化实践也是通过对传统民俗的改造来完成的。所以有学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前一种‘实践’是后一种‘实践’的回应,反之也是如此。在许许多多的后一种‘实践’中,与其说是传统的复兴,不如说是传统的再创造。当认真观察某种民间信仰的复兴时,往往是可以在其中发现新的现代话语。如风水重新被‘复兴’时,往往被加上某种非传统的,或与传统相去甚远的,诸如‘生态保护’的科学话语。……因此这些‘传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在外来文化被地方化的同时,地方文化往往也被外来文化所潜化,即非地方化。” (翁乃群,1999)
当然,人们也会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强调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更将其看成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民俗作为“人俗”是每个人的来处和记忆、庆典和告别,它可以成为过去,成为消失的风景,它也可以被唤醒,被恢复和再造。
    也有人认为传统信仰和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得以发展和复兴,是与政府的支持和学者的呼吁密切相关的。其实也正是基于这种认为,2004年6月,一些民俗学者举办了“端午节民俗研讨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要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珍视自己的传统,继承的目的不是报残守缺,而是以复兴的方式来恢复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活景观。其中,像“端午节”这类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一项重要载体和媒体,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民俗保护论”的理念下,有人开出了类似“节日法定化”的拯救、复兴的药方,把节日法定化看成目前复兴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而从文化层面来看,一个节日、一种传统信仰的复兴与繁荣,是与法理意义上的制度化背景没有直接关联的。这些民俗事象之所以盛行,除了受惠于其较强大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有着清晰的定位、鲜明的指向、独特的内涵,传达了“俗民”直观、质朴、浓郁的情感讯息,从而容易从感情和心灵上打动和“俘获”民众。198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但是,在处于社会底层的许多中国民众中,缺衣少食的现象还存在,而缺医少药则更普遍。更主要的是,面对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很多人对其生活和生命的前途愈发迷茫。因此,各类信仰便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依托,是他们祈求平安、祈求衣食、消灾祛病的方式,甚至是改善其自身处境的唯一希望。在他们看来,神仙菩萨与上帝都有求必应的。如果有一个人因祭拜某位神仙而治好了病,人们就会认定此神灵验而崇信它。当然,如果有一个人因为信仰基督教而其原有的疾病痊愈的奇迹发生,就能够带动一家人、一族人、一村人甚至一个地区的人皈信基督教(邓肇明,1998)。据一些统计,在广大农村因病而入教的信徒占60%以上(梁家麟,1999)。可见,信仰有着其十分明确的实用性,人们不一定关心信仰行为所包含的神学意义,他们更关心的是其实际作用,更关注是否发生奇迹。正是这种实用性需求,使得各式护身符或镇邪法器颇有市场,送子娘娘、土地神、灶神、丰收神、华陀神等又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祈雨、求子、祭祖、寄名等仪式活动也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种复兴的信仰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回归,它已“变成了适合成功方面的疏远或异化文化的含义……已经变成了一种使人更利于适应竞争的心理策略和手段。”(弗罗姆,1987)
    “风土”和民俗的记忆不是没有用处的装饰,还是我们生活的能量的来源(张颐武,2006)。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民族记忆,一种民俗就是一种符号,符号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民族记忆痕迹。这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在《文化与遗产》“导言”中所说,记忆对于一个民族的创造和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遗产,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和智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