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我的汉语系统改革意见
中国权贵阶层嚣张惹民怨…
前后改革30年,月人均食…
住房改革的由来与现状
看改革开放后消失的10大…
民俗学教学改革理论及实…
学院校演讲:忆改革,庆…
乡镇机构改革与管理工作…
深入把握改革开放30年统…
关于军队工资制度改革后…
最新热门    
 
写入改革开放30年档案的“傣族姑娘壁画”风波

时间:2009-9-8 17:45:51  来源:不详
写入改革开放30年档案的“傣族姑娘壁画”风波

袁运生壁画作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79)(资料图片■袁运生生于1937年,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壁画系。1982年起应邀访美并任教于哈佛大学等几所大学,1988年起在纽约当职业艺术家。1996年9月回国,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主任、教授。

  今年,袁运生终于在北京推出了个人画展。个展对于一个画家本身来说,可能只是能力的展现,然而,在改革开放的第30年里,这样的一个画展让人不得不再次想起曾经在北京喧嚣一时的事件——1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由袁运生创作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所引发的风波。

  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冲击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

  一定还有人记得画作《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也就是当时所谓的“首都机场人体壁画”,这幅壁画远比“袁运生”这个名字知名得多。

  197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美术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的壁画创作——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圆满结束,成为粉碎“四人帮”之后美术界的一个重大成就。袁运生参与其间的作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因大胆画入了3个正在沐浴的傣家女,一面世便激动四方。海外有新闻媒体这样报道:“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当时,邓小平到机场参观时,也对此次壁画创作给予了肯定。然而随后事件的发展却陡然逆转,最后以立起一堵墙封住有人体的部分而告终。《北京青年报》曾刊文认为,这场“傣族姑娘壁画风波”已经写入了中国美术史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档案之中。 

  有人说,“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冲击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而1979年首都机场傣族裸体女子壁画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莫名冲动”,从中国人对美术的鉴赏上分析,人们将壁画事件与197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外小花园中“星星美展”的人头攒动, 1981年全国青年美展中《父亲》的逼人之势,以及1988年底人体大展售票处门口排起的长龙这些事情相提并论。

  我们一群人还雄心勃勃要以此振兴中国的壁画运动,可没想到后来闹出很多风波 

  据袁运生回忆:“1957年我刚大学二年级就被打成右派,所以‘四人帮’垮台之后我极为兴奋,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时候我天天加夜班,没有任何别的考虑,只是觉得22年了,我终于画了一张壁画。我们一群人还雄心勃勃要以此振兴中国的壁画运动。可没想到后来闹出很多风波。”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画人体,而且画在首都机场的壁画里,袁运生在作画之初也想到过可能会引起争议,但绝不是后来发生的这样。当时袁运生特意选了一天大家开会,他一个人在单位一个下午就把那3个人体全画了,为的是不让别人承担责任。但没想到——

  后来的解决方法是在这个画前用三合板立了一堵墙。袁运生的哥哥袁运甫,也是当年首都机场壁画创作集体成员之一。1990年他从国外弄回一些非常昂贵的壁画保护液给机场壁画都涂上一层。轮到这幅画,他问机场人员:“这板底下的部分要不要涂?”机场方面说“拆吧”,就这样拆掉了。而袁运生1990年回国在机场看的时候,就那一块儿跟别的地方颜色不一样,显得特别新鲜,形成了很戏剧化的效果。 

  那之后,袁运生离开中国14年,不能不说是受到了风波的直接影响。“我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开始被说得好得不得了,从邓小平到当时的中宣部部长都是肯定的”,袁运生说,只是当时美术界和群众的观念有出入,直到把它上升到“我们是要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