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未来100年大预言:第三…
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第三季度全国生产完成并…
中国将研发第三代基因测…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最新热门    
 
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1)

时间:2009-12-16 11:49:11  来源:不详
的领导和指导 
1、加强组织领导。要在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学校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向学校派出指导员或指导小组。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区委教育系统指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督查指导。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各学校要注意邀请本单位党外负责人参加有关活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2、创新实践载体。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学校要结合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实践载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要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引导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注重宣传引导。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板报、广播、简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注意发现、树立和宣传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和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4、坚持统筹兼顾。要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使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各项工作有机衔接,前后呼应;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利契机和强大动力,妥善处理工学矛盾,把学习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确保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流程图
(2009年 9月至2010年2月)

步骤 时间 活动内容 工 作 要 求 备     注
学习调研阶段  2009年9月初至11月中旬 1、做好准备工作 (1)研究部署。及时摸清党员情况,听取师生、家长意见建议,参学单位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好活动的谋划工作。 ①欢迎非中共党员的领导、职工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②指导检查组、指导员(指导小组)由参学单位上级党组织派出。
   (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报上级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报指导检查组掌握。 
   (3)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参学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有专职联络员,有办公地点。 
  



; (4)筹备并召开动员大会。党组织书记作动员讲话,群众代表参加。 
  2、开展学习讨论 (1)明确学习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规定读本,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等。并适当增加学习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有关规定,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段 2009年9月初至11月中旬 2、开展学习讨论 (2)创新学习形式。在职党员要以党支部或教研组、年级组、科室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并加强自学;离退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要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载体。
(3)认真开展讨论。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讨论。 阶段内各项工作可统筹安排
  3、开展走访活动 (1)创新活动载体,围绕问题开展走访,听取意见建议。
(2)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走访,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发现问题,进行梳理。 





段 200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1、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1)专题民主生活会前要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成员相互谈心交心,撰写个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