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演讲致辞 >> 正文
也谈“解决了十三亿人的…
以思想的解放来选拨出“…
[转]“金榜题名招”缓解…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
以思想解放引领卫生科学…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
楚簡《恆先》“詳宜利巧…
最新热门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推进人才高地建设”高层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时间:2009-8-9 2:50:26  来源:不详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关系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以来,我省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基本上适应了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但长期存在的人才工作制度创新不够、机制活力不强,人才专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人才使用效益偏低以及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才价值不能有效转化为发展价值,人才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严重制约了我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住人才工作与经济建设关联度最强、最紧的环节,加快制度创新和体制调整,健全人才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的政策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全面、引领发展的人才队伍,为把我省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人事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在人才资源开发上,要突出增强人才实力这个主题
    增强人才实力,既靠数量,更要靠质量。目前,我省人才队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专业结构看,目前全省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急需加强的支柱产业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从地域分布看,武汉地区人才相对集中,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市州和县市人才匮乏,乡镇企业和农村呈现出人才“空洞化”趋势。从产业分布看,我省一、二、三产业中,产值比例为15.0%、44.4%、40.6%,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是2.2%、23.3%、74.5%,第三产业集中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但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我省GDP的构成形成鲜明反差。第二产业人才比例偏低,是湖北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要以激活存量,扩大增量,调整结构,增强活力为目标,把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加快人才培养。一是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推行以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为主的选拔制度,以专家理论研修、青年科技人才培训为主的培养制度,并大力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完善“四类”专家选拔评审制度,推荐评选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家,逐步形成竞争开发、动态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三是建设“一体两翼”的博士后工作格局,到2012年,建成、建好1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0家博士后产业基地,不断完善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体”,博士后工作站、产业基地为“翼”的“一体两翼”博士后工作发展格局,为我省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博士后人才。四是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示范县建设,重点抓好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助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发展。五是培养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岗位和创新团队。实施“湖北省自主创新岗位计划”。推进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加快人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
    (二)大力引进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引才优势。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吸引、留住人才的各项政策,消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鼓励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和智力。第二,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筑人才引进信息平台。建立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在全省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开发统计系统,及时掌握人才需求情况。第三,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服务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围绕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冶金、石化、烟草、纺织、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引进一大批我省高新技术领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紧缺急需人才。
(三)提高创新能力。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发作为重点。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