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文化废墟里的突围表演

时间:2009-8-8 16:38:43  来源:不详
摘 要: 在90年代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新生代"可谓是风光占尽的亮点。在价值多元、话语多元的今天,他们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要与现存文学秩序'断裂'"来表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1998年底由朱文、韩东等人发起的"断裂"问卷活动引发的论争。
  关键词:断裂;问卷;突围。
  
  谈及90年代文坛,很难绕过"新生代"这个风光占尽而又颇多争议的亮点。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念、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在文坛独领风骚。在多元话语竞争并存时代,一种话语如果不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被湮没在铺天盖地的他者话语中。"新生代"选择了论争这种方式来凸显群体的差异性,表明自己的存在,与他者话语相抗衡。这就是1998年底由朱文、韩东等人的"断裂"问卷引发的论争。
  "断裂"来自1998年由朱文制作的一份名为《断裂:一份问卷》的调查。这份问卷被设计成"一个作家向另一个作家提问"的方式,参与者以"新生代"作家为主。韩东等人提出的"断裂":即拒绝现存的文学秩序,坚持不断革命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文们发起的这次问卷活动可以看作"晚生代"的一次精神突围表演,虽然他们不是始作俑者,但这次表演收到很好的效果--文学界和批评界的侧目。其实,早在"断裂"事件发生以前,有关"新生代"的论争就一直进行着。如关于朱文的小说《我爱美元》的论争,1998年的"南京冲突"等等。"断裂"问卷引起圈内外的极大关注,褒贬不一。很多评论家、学者就"断裂"者的态度,"断裂"的意图,"断裂"者自身的弱点和文本创作,"断裂"的性质,"断裂"的创作实绩等问题撰写文章发表看法,各抒己见,一时间文坛闹得沸沸扬扬。论争的余波延续到本世纪,"断裂"者们也以新的姿态取得了文坛新的地位。这批精神突围者不过是想借"断裂"刺激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意识,提醒大家对个体化文学给予应有的价值鉴定,确立自己崭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
  这场就"断裂"引发的论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价值多元的时代,由于没有了所谓的终极真理可以追寻,那么论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演变为意气之争,论争发展成为"争论"。正如法国思想家泽夫坦·托图洛夫所说:"知识界的辩论始终按赛马的方式进行,辩论的规则不是寻求真理,而是证明自己比对手强。"[1]而就"断裂"引发的论争并没有因成为"争论"而失去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其一,这场论争向我们证明了在多元话语竞争并存时代,一种话语--"断裂"者们独特的叙事话语--向我们展示了它强大的感召力量。在缺少中心话语的支持和足够听众的情况下,"断裂"者们只有一条出路--选择自我言说,他们不能静静地等待被发现,如果那样,难逃被铺天盖地的他者话语湮没的唯一命运。他们选择了奋起抗争,挑起论争并加入论争。通过这样,唤起外界对自己在场的注意,实现一种外在的价值体认,在当代文坛占据新的地位,使自己逐渐变得强大。其二,"断裂"者们所表现的决绝的姿态和反抗的精神为他们召集了众多潜在的读者,使他们的"个人化"文本被更广泛的接受。"新生代"创作之初存在难以制服的顽症--否定的极端化,责任感的淡化,无根的生命意识,远离人群的平民意识,创作疲软等等,导致了他们的作品被大多数读者拒绝。而这次他们大声宣称"与现行文学秩序断裂"并以极大的热情推出"断裂丛书",崭新的姿态吸引了无数好奇打量的目光,很多读者开始聆听他们的故事并评估他们作品的份量。其三,这次论争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效:表明立场,以此清理或划分阵营,召集同盟。在一个文化多元时代,个体的阵营归属可谓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而论争便往往能催生出新的阵营,或巩固、扩大旧的阵营,个体亦藉此找到自己的"队伍"。这其实是论争者秘而不宣的目的,因而论争事实上便常常成为新的结盟过程,并常常造成文化界的队伍重组。"断裂"者们试图通过这次突围表演召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盟友,扩大自己的创作阵营,加固已有的堤坝,巩固自己的阵营的同时削弱其他阵营的力量。其四,就文学史而言,"断裂"是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断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其视而不见。事实上,在文学史任何一个发展阶段,断裂都会随时发生,推动艺术向前发展。只是有时断裂的力量不够强大,被占据霸权的主导文化修复,原有的主导文化依然行使文化霸权。当旧有的主导文化无法修复断裂,那么新崛起的创生力量就会取而代之,重新确立一套新的符号系统。

  "断裂"作家们要做的是表达自己的独立精神,凸显自己的异质性,不与当代主流文坛"同流合污",与他们划出清晰的界线。从这个角度讲,断裂是伟大的,因为它其中包含了某种精神;然而,由于操作上的失误,这种精神未能更多地体现,相反,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一,断裂问卷带引语、设定性、几乎强迫人只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提问,将采访对象的智商降到白痴的水平,极易引起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反感。问题的答案具有预设性、引导性,不尊重采访对象的主体性。这背离了"断裂"的初衷,没有给被采访者更多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空间,却极有拉帮结伙的嫌疑。韩东口口声声说"'断裂'的结果是他们进一步地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也就失去了立论的支点,有点故作姿态的味道。其二,"断裂"者们与谁断裂?用朱文们的说法就是:与现行文学秩序断裂,明确和它的分野,拒绝被纳入现行秩序之中,坚持不断地革命和创新。从问卷看,断裂的对象是文学秩序,包括鲁迅、宗教、几家杂志、文学奖及作协等。问卷所列的,真的代表我们的文学秩序吗?现今的文学秩序是什么?答案:是正在出版的书籍、杂志,其实更主要的是杂志。文学杂志的构成,是正在写作或工作状态的编辑、作家和评论家,要强调的是"正在"--现在进行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今文学秩序的构成是实在的,未形成文字的想法、谈话或传统积淀严格讲不应该被包括。这样说,所谓现存文学秩序,即在一线工作并略有影响的作家编辑和评论家。假如断裂,他们才应该成为断裂对象。悖论至此而生,"断裂"问卷的发起者都是当时一线作家,他们不可能与自己为敌,就拿鲁迅等等来充数。所以,很多刻薄的评论者称"问卷设立的,不过是假想敌"。显然,"断裂"者们的反抗带有盲目性,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敌人就乱放枪,结果只能是腹背受敌,鸣锣收兵。其三,"断裂"者们激情有余,理论根基薄弱,创作不足。从断裂问卷之始,朱文们就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整个事件的组织是很谨慎严密的。问卷的内容是下了很大功夫,而答题者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朱文们极具胆识和气魄,骂起人来也是不遗余力,但他们的激情和进攻型性格无法掩饰他们理论的贫瘠和苍白以及文化底蕴和自身素养的严重匮乏。没有正确的理论主张作导向,只是一味地在原地叫嚣"我们是独具个性的一群人"是无济于事的,激情退去之后残留的是什么呢?是无根的空虚。很多评论者反问"断裂"者们"搞什么断裂,为什么不好好写作?"只是朱文们已经在好好写了,但写得并不好,显然这不是敬业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踏实的写作精神。其四,暴露了文学界和评论界对创新性文学努力的整体上的漠然与迟钝以及评论语言的无力和不够资格性。"八十年代的评论家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因为那个时候的文学创作它承担了一个社会道义、刀剑和喉舌的作用;而到了九十年代,文学创作一旦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这样一个格局的时候,批评家就有点手足无措,他们对一些新的创作苗头、新的创作方向、新的创作因素有点麻木了,他们还在用八十年代对作家的要求:就是作家你必须充当道德英雄,必须充当社会改革这样一个吹鼓手,或者就是在文学本体上也要充当一个革命者这样一个形象,那么他们就能够认同。你一旦回到个体,所谓的私人化写作,他就认为作家失去了责任感,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文学革命自身都失去了一种责任感,他们对这样的创作就有了一种抵触情绪……这样的情况下,批评家实际上就与作家产生了一种无形中的对立情绪。"[2]当代文坛诸多批评家拘泥于既定的道德观念和文学观念,动不动就用道德的标准指斥"新生代"作家的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呼唤正面的、向上的的审美倾向回到当代文学中来。评论家们对异己分子棒杀、扼制,大有先除之而后快的态势,这些都严重暴露了当今评论界的粗暴性和滞后性。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冲突,漠视与急于得到自我价值确认的冲突势必导致规模越来越大情绪日渐高涨的论争。"断裂"者们的出现给当代批评界打了一支预防针,评论家们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因反感朱文们激烈的反叛性言辞而曲解他们反叛的真正意图,应努力独善其身,找到批评界存在的种种弊病加以克服,提高批评的质量,与文学同步,真正做到文学批评与创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笔者认为,对韩东们来说,告别传统写作是价值转型时代的必然之举,这是长期的探索过程,不必急着以激烈的言辞对待以往的文学创作和当今的文学批评,这样会影响一个真正的探索者应有的独立和平静的心态,更不必急着作自我价值的确认--真正的好作品是要经历时间淘洗才得以确认的。
  而对文学界、评论界来说,不能因反感韩东等人的反叛性言辞,而在现实利益层面上曲解韩东们的真正意图,将言论引向人格论和道德论,而忽略文学界面临的严酷的价值重建等命题。
  
  注释:
  [1]泽夫坦·托图洛夫:《法国思想界十年回顾》,见《当代西方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2]《我不喜欢当教授--李小山访谈录》,见汪继芳著《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自由作家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