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王官造字”说之驳正
住宅风水详细说之一
住宅风水详细说之二
住宅风水详细说之三
住宅风水详细说之四
论毛、郑《诗》学“正变…
试论中国古代易代小说之…
“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
“三元”说之宗宋及其诗…
最新热门    
 
论晁说之的诗歌及诗学观

时间:2009-8-8 16:42:39  来源:不详
辟大田,骚些助锄垦。曹刘鲍谢辈,风雨得藨蓘。闲居既识陶,咏怀宜知阮。不有鲍与谢,白也胡婉娩。苟无阮与陶,苏州曷息偃。上下曹刘来,少陵自益损。岂易少陵学,浪走徒多万。况复尔来人,不灶而市饭。大儿夸苏豪,小儿争黄謇。讵知韩柳先,学大忘赫   。余事五七言,朝鸾参暮。又如万仞姿,松岩绝兰畹。念彼形似徒,涩舌吞枯菌。何人分诗文,两队有鲂鳟。子早知此病,我语出复返。何以谢子勤,王道不可缓。凛凛易春秋,南面俨龙衮。礼书朝万邦,宝辂粲朱幰。颜曾侍珪璋,荀孟陈干盾。老漫怜骥枥,壮当勇虎圈。明朝役高兴,蜀道横碧巘。我实爱子才,语长情缱绻。

说之由自己学习历数引出“尊古”的命题,具体到诗歌领域,他认为,《诗经》风雅首开田地,最为根本,《离骚》随之锄垦,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谢朓等人又进行耕耘培育,另外陶渊明的闲趣,阮籍的咏怀,这些皆可师法。当然,这种“博采众长”是有条件的,即将“尊古”对象推至“风雅”,与“风雅”相比,《离骚》亦可弃若敝屣。《谢高四十子昂诗卷》诗里他就说过:“莫爱离骚亡国音,学乎大雅则知未。”只要弄清了源流,就可以看出李白之诗兼取鲍、谢,韦应物之诗兼取阮籍、陶潜,而杜甫之诗则兼取众长而损益之。但是,杜诗并不易学,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何况今人懒于创造,惟思剽窃,且只近取苏轼的豪爽、黄庭坚的艰险,就连稍远一些的韩愈、柳宗元都不知道,更别说学杜、学风雅了。说之对这种现象做了讽刺。另外,他还反对将诗文分作两途,认为诗文都要以王道为指归,六经为根本,颜、曾、荀、孟诸贤为羽翼。说之在诗学观上博取众长的意见是可取的,但他泯灭了诗歌甚至整个文学的审美特性,以为皆为发挥王道,辅翼六经而作,这种“尊古”、“尊王”的观念却又颇为偏颇。不过,说之反对诗文分体的言论,倒是为宋人“以文为诗”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

在唐代诗人中,说之对杜甫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推尊,这不仅反映在前引的《送王性之序》一文里,还反映在知成州时他支持同谷士绅修建了“杜工部祠堂”,并亲自撰写了《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记》,文中盛赞韩愈推举杜甫的功德,但对韩愈将李白与杜甫并列表示不满,认为韩愈、钱起、李商隐、杜牧、张祜、司空图诸人诗皆出杜甫,“杜之独尊于大夫学士,其论不易”。又云:“工部之诗,一发诸忠义之诚,虽取以配《国风》之怨、《大雅》之群可也。或玩其英华,而不荐其实,或力索故事之微,而自谓有得者,不亦负乎?”似乎又对江西诗派末流仅学杜诗语言的“英华”、“力索故事之微”有所针砭,他自己的诗歌创作,虽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与杜诗有异,但其精神内核和情感气质则直接继承了杜诗,从而在实践上与《谢邵三十五郎博诗卷》中“上下曹刘来,少陵自益损。岂易少陵学,浪走徒多□”所蕴含的诗学观念保持了一致。

说之诗歌中的部分诗题也颇有意味,它们往往取全诗首句或首句前两字为题,其范围几乎涵盖了说之诗歌的所有体裁,如五古的《晚日》、《秋来》、《夜雨》、《寒江》、《古人》、《风雨纵横至》、《君子有所恨》、《闲极》,七古的《昨日之日》,五律的《昏昏》、《悠悠》、《春初》、《春色》、《辟谷》,七律的《年年至日常为客》、《无那》、《约结》、《浮甘亭上》、《在边》、《归到》、《我生》、《春晚》,五绝的《风雪》、《雨中》,七绝的《西渡》、《咋舌》、《欲谈》、《水仙》、《恨同》、《三川》、《疏堕》、《牡丹》,杂体的《淘河》、《漫画》、《信天缘》等。这种手法在杜甫诗中常常见到,如杜诗中的《腊日》、《佳人》、《夕烽》、《田舍》、《江涨》、《野老》、《江亭》、《落日》、《寒食》、《不见》、《丁香》、《花鸭》、《渔阳》、《巴山》、《岁暮》、《百舌》、《忆昔》等,当然,这种命题方式也可以上溯到《诗经》,这和他尊经、崇杜的诗学观十分契合。

另外,说之在诗学上值得人们重视的还有他对陶渊明的看法,他的师友中,苏轼、黄庭坚都以陶诗为最高诗歌典范,宋代诗人也普遍追求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平淡美学风范。可说之在《和陶引辨》一文中却说:

……又问:“曹、刘、鲍、谢、李、杜诸诗人皆莫及陶渊明,如何?”曰:“未之前闻也。若其所闻者,梁钟嵘作《诗品》,其中品:‘陶彭泽出于应璩、左思,文体省静,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之温柔而易直,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舍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如嵘之论,则彭泽为隐逸诗人之宗,而曹、刘、鲍、谢、李、杜者,岩廊诗人之宗也。窃尝譬之:曹、刘、鲍、谢、李、杜之诗,五经也,天下之大中正也。彭泽之诗,老氏也。虽可以抗五经,而未免为一家之言也。嗟夫!应璩之激,左思之放,本出于刘而祖于曹,未易容后来者之胜之也,又安得而措一言于李、杜间耶?”

在说之眼中,陶诗虽妙(说之诗中也常引陶诗为典实),因其未根底儒家中正之说,所以算不得诗学正宗。说之并不从诗学本身出发评价诗人和诗歌,他所依据的儒家道德标准与诗歌艺术标准之间存在相当的差距,但宋人大多儒家道德意识很强,崇尚“有德者必有言”要比“崇陶”的力量强大。只是在那些重视诗歌创作的宋人中间,“崇陶”才蔚然成风,如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对于说之这种不把诗歌当作艺术创作,甚至诗文不分的儒士,“崇陶”而不崇“五经”便确有旁门左道之嫌。

结合《谢邵三十五郎博诗卷》与《和陶引辨》可以看出:比较的对象不一,其标准也不相同。与“风雅”相比,“离骚”可弃;但与陶诗相比,曹、刘、鲍、谢、李、杜之诗都可算是“五经”了;与白居易、韦应物相比,陶诗可崇;与苏、黄相比,以上诸家便又尽可为师法对象了。而说之本人的诗作,确实能够在崇本(风雅)的基础上博学众长。这些,前面已有所论,兹不辞费。

总之,晁说之的诗歌,既典型体现了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联想曲折理性等特点,同时又避免了江西末流满足玩弄文字技巧的流弊,而是将诗歌创作与社会现实以及忧世伤时的情怀联系起来,带有自身的特色。他的独特的陶诗观,也反映出宋代诗坛崇陶的同时,还有另类的声音存在,为我们认识宋代诗学的多元性提供了一种视角。

(本文系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成果之一。) 

注 释

①晁说之诗共918首(据《全宋诗》统计,含与他人重出诗,不含残句)。其中七绝292首,七律244首,五古121首,七古63首,五律128首,五绝57首,其他13首(包括2首六言、1首六五言及杂体10首)。另外,钱锺书《宋诗纪事补正》第四册卷二十八有晁说之《答陈叔易求长松》一首,为《全宋诗》失收。

②《景迂生集》系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名《嵩山文集》,收文基本一致,但丛刊本比四库本多“晁氏世谱节录”、“晁子健跋”、“景迂遗表”等附录。本文所引诗文凡据《景迂生集》者,除必要之处,只注篇名。

③参浅见洋二《文学的历史观》,川合康三主编《中国的文学史观》第61—99页,创文社2002年版。

④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页、第26页。

⑤参缪钺《诗词散论》,钱锺书《谈艺录》,均为开明书局1948年版。

⑥《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⑦《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七,四库全书本。

⑧说之经常在诗歌中引用楚辞的典故,如《春晚感怀》、《趣景升太尉画孙登像》、《乞酒》、《谢圆机除祟赋》、《夜雨不少住枕上作》诸篇,另外,从他的《有客从伯父大人问说之者,伯父报之曰:“吾侄家中焚香读楚辞耳。”因得诗一首拜呈》一诗也可看出他对楚辞的喜爱。

⑨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5页。

⑩见笔者《求实与尊古——晁说之学术思想及其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