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北宋初年的七言绝句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
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演变
“变旧声作新声”——柳…
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
论“北宋风流”——从王…
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
最新热门    
 
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

时间:2009-8-8 16:42:47  来源:不详
此声之不作也久矣。虽欲作之,而听者谁乎?譬之于乐,变乱之极,而至于今,凡世俗之所用,皆夷声夷器也,求所谓郑、卫者,且不可得,而况于雅音乎?学者方欲陈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黎然如嘎釜灶,撞瓮盎,未有不坐睡窃笑者也。好之而欲学者无其师,知之而欲传者无其徒,可不悲哉!今子骏独行吟坐思,寤寐于千载之上,追古屈原、宋玉,友其人于冥寞,续微学之将坠,可谓至矣。” (《东坡全集》卷九三《书鲜于子骏楚词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其追摹古人、继绝学之将坠的用心由此可见一斑。黄庭坚也说:“凡作赋,要须以宋玉、贾谊、相如、子云为师,略依放其步骤,乃有古风耳。” (《渔隐丛话》前集卷一) 北宋后期的赋家在继承与超越前人方面的成果卓然,由于他们的努力,宋赋平淡而韵远的风格得以张显。

北宋后期的许多赋家追模古人,在赋的体式上继承前代辞赋。如“七”,就有晁补之的《七述》、赵鼎臣的《七进篇》等,华镇的《感春赋》也是“七”。晁补之的《七述》写杭州的山川之胜,宫殿之美,丽人之绝俗,饮食之精美、奢华,商业之发达,盐茶等物产之丰富,江潮之壮观,最后归之于西湖之美和杭州作为栖隐之所的价值,借铺排七事,以赞美苏轼之高雅。赵鼎臣的《七进篇》先写自己悒郁不安,儿孙以七事进之:美酒忘忧、芍药遣怀、饮食娱乐、品茗傲世、博弈消遣,最后归之于琴书寄怀。此赋在体制上均依传统样式。毛滂的《拟秋兴赋》有意学习潘岳的凄苦。邢居实、张耒、唐庚的《南征赋》其悲凉的风格与班彪《西征》相类。还应注意的是,自苏轼模仿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竟有二十多人追和。屈原的《招魂》也有不少人拟作。可以说,骚体、大赋、“七”、小赋、赋体杂文等在当时都有人创作,而且,骚体的创作比北宋中期更为兴盛。

继承和创新是集大成意识辩证的两个方面,文人们摹拟前人为贯汇众家、众体奠定了基础;在穷极变化中又遵循着辞赋体制的基本原则,在似有似无的法度中驰骋着他们的才思,展示着他们以学运文的能力。总的来看,这个时期的辞赋在继承古人的同时,哲理化、议论化的倾向更为明显,而且在语言方面努力继承辞赋长于铺排和音韵谐靡的特征的同时更注重语言的流畅自然和传神写照。并且,辞赋与其他文体的杂糅、混融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更为深入广泛。北宋后期辞赋的哲理和议论倾向于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现,倾向于依照传统赋体的法度。像李复的《久翠堂赋》、晁补之的《冰玉堂辞》等通过设词问答展开描写,或于其中孕涵哲理或于篇末展开议论,深化前文的铺张描写。李复的赋中描写久翠堂曰:“伟先生兮,冠切云之崔嵬而佩淋漓之干将。决居于詹尹兮,爰经纬于阴阳。敞修门于前馗兮,容结驷之煌煌。属高兴于后圃兮,以久翠而名堂。”又曰:“客久潜于石壁而业其白兮,何心藏于密而未能转乎物也。嘉荫错其交纷,清吹激越乎九成。舒张奋迅兮,苍虬振鳞鬣于碧海。森植亭峙兮,翠羽罗幢节于仙庭。搴春英兮粉黄,脱秋实兮琳圆,湛露兮的历,女萝兮连绵。” (《潏水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赋中堂之静与心之闲相互映衬,将陶渊明“庭户无尘杂,虚室有余用”的哲思演绎得十分传神、深刻。

北宋后期的文人有意识地混融赋与非赋的界线,在似与非似之间表现自己的功力。秦观的《寄老庵赋》是一篇游记,但音节之美和铺张描写的骋词特色又具有赋的特点。苏轼的《白雪堂记》、《放鹤亭记》、《游桓山记》等均缀以骚体;他的《观妙堂记》、《思堂记》、《众妙堂记》等以对话行文,言语谬悠,富于音韵之美,长于铺张骋词,颇具赋体文的特点。李纲的《日者赋》是赋体的驳论文,黄庭坚的《江西道院赋》是赋体的政论文,等等。当时,辞赋还向其艺术门类浸透。论画的有苏辙的《墨竹赋》,黄庭坚的《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刘明仲墨竹赋》,惠洪的《墨梅赋》,陈与义的《觉心画山水赋》等;论书法的有黄庭坚的《东坡居士墨戏赋》等;关于茶艺的有黄庭坚的《煎茶赋》;关于品酒的有苏轼的《洞庭春色赋》、《酒子赋》、《酒隐赋》,张耒的《卯饮赋》、《酒夕赋》等;描写文人案头雅趣的有惠洪的《龙尾砚赋》,苏籀的《雪堂砚赋》、《米元晖山研赋》等。

北宋后期文人在丰富的学识的基础上努力贯通古今,融汇众家众体,将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文学与非文学、赋与非赋结合起来,在似有似无的法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功力,由技入道,将宋赋的特点展示得极其明晰。

注 释

①《宋文鉴》卷一〇四李清臣《明责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47、1448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