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北宋初年的七言绝句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演变
“变旧声作新声”——柳…
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
论“北宋风流”——从王…
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
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
北宋“说三分”起源新考
最新热门    
 
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

时间:2009-8-8 16:47:29  来源:不详

 

北宋历史上,在武将群体中长期存在着一支重要而核心的力量——潜邸出身将领,即君主称帝前身边的亲信和随从人员,可简称之潜邸亲随,或称藩邸亲随。大致而言,宋初两朝,潜邸亲随在武将群体中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宋太宗朝其影响相当大。至宋真宗、仁宗时代,潜邸亲随已成为武将群体中权贵势力,牢牢掌握了核心兵权。而到宋英宗朝及以后,潜邸亲随的影响力却大大下降。对于这样一批特殊背景的将领,前人虽曾注意,但系统、专门的论述尚未出现,本文即就此予以探讨。

  北宋时期,潜邸亲随因有特殊出身背景,不仅升迁超常,而且受到极大的信任,以至于出为大将,入掌枢府,在统军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北宋人张方平说:“臣窃见 国朝故事,所除军职或以边功,或以劳旧,或以肺腑。”[1]这里所说的 肺腑,即指潜邸亲信。宋人又将其称之为“随龙”。如司马光所云:“国初草创,天步尚艰。故祖宗即位之始,必拔擢左右之人以为腹心羽翼。岂以为永世之法哉,乃遭时不得已而然也。自后嗣君,守承平之业,继圣考之位,亮阴未言之间,有司因循,踵为故事,凡东宫僚吏一概超迁,谓之‘ 随龙'。” [2]

一 宋初的潜邸亲随将领

  北宋在军中任用潜邸亲随的做法,无疑始于宋太祖时。确如司马光所言:当开国之际,“天步尚艰”,“必拔擢左右之人以为腹心羽翼”,不如此不足以安天下、收兵权。而这其实是历代开国史上的普遍现象。

  查阅《宋史》有关传中资料可知,赵匡胤登基前的亲信主要有:赵普、吕余庆、李处耘、王仁赡、楚昭辅、张琼、杨信、史珪、米信、崔翰、李怀忠及田重进等人。其中赵普、吕余庆、李处耘、王仁赡及楚昭辅等人出身吏人,其余则出身为武将。因赵普、吕余庆后为文臣,故不予讨论。而李处耘、王仁赡及楚昭辅三人,以恭谨善计,得到赵匡胤的赏识,遂先后出任枢密院长贰等要职。张琼以下军伍出身者,入宋后乃继续从武为将,而张琼和杨信因受到特别信任,出任了殿前司首脑,以统领京师禁军。但就其余武将的情况来看,并未得到明显的超迁。如李怀忠在宋太祖朝至富州团练使、日骑左右厢都指挥使。到赵光义即位后,才授节钺,至侍卫步军都指挥使[3]。米信、崔翰及田重进则终宋太祖时代,仅至遥郡刺史[4],史珪至光州刺史[5]。由此观之,赵匡胤对于自己潜邸出身的追随者,还能掌握一定尺度,并非一律委以重任。事实上,当时大批无 潜邸背景的武将仍然得到重用,特别是在统军出征和防守边关方面更为突出,如王全斌、曹彬及党进等人。

  宋太宗一朝,可以说是大用潜邸亲随掌权握兵的时代。赵光义登基不久,便提拔身边亲随,“以商凤为东上个閤门使。上在藩邸时,凤居典客之任,践祚之五日,陈从信以右知客押衙为西上閤门使、枢密承旨,程德玄以药院押衙为翰林使,陈赞以弓箭库官为军器库副使,王延德以监厨为御厨副使”[6]。随之,再不断拔擢 陈从信等人及柴禹锡、王继升、弥德超诸人,“自从信而下皆尝给事藩邸,以旧恩进用也”[7]。以后,这些 潜邸亲随 不仅充斥枢密院上下,而且分布于京师和地方统军系统之中。所谓:“太宗即位后,未数年,旧为朱邸牵拢仆驭者皆位至节帅,人皆叹讶之。”[8]仅就《宋史》中明确可查为 潜邸亲随将领者就有:柴禹锡、张逊、杨守一、赵镕、周莹、王继英、王显、 弥德超、 傅潜、王超、戴兴、王汉忠、王能、张凝、李重贵、刘用、耿全斌、周仁美、王荣、杨琼、李琪、赵延溥、张禹珪、裴济、高琼、葛霸、桑赞、卢斌、张煦、王延德、程德玄、王延德(与前者同名)、魏震、石普、元达、郭密、傅思让及李斌等等人。其中柴禹锡、张逊、杨守一、赵镕及王显诸人在宋太宗朝至枢密院长贰,与此同时,傅潜、王超、戴兴、王汉忠、王能、张凝、王荣、赵延溥、高琼、葛霸及桑赞等为禁军将帅,其余则或为高级武职,或为带兵将领。正因为宋太宗时代重用潜邸出身将领的现象非常突出,故有必要分别介绍其重要代表人物。首先,宋太宗朝潜邸出身任枢密院长贰者情况如下:

  柴禹锡,在赵光义居晋邸时,“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历供奉官、如京使等,“每夜值,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太平兴国七年,以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以后至知枢密院事等,授节钺。柴氏由供奉官至枢密副使,不过七年时间,升迁可谓超乎寻常[9];杨守一,“事太宗于晋邸”。宋太宗即位初,补右班殿直,历枢密都承旨等。端拱元年,授宣徽北院使、签署枢密院事[10];赵镕,“以刀笔事太宗于藩邸,即位,补东头供奉宫”,历知沧州兼兵马部署等。淳化四年,同知枢密院,不久加知院事[11];王显,“初为殿前司小吏,太宗居藩,尝给事左右”。太平兴国初,才“补殿直”。到太平兴国八年,便出任枢密副使,随即再迁枢密使。史称:“显自三班不数年正枢任,奖擢之速,时无拟之者。”宋真宗朝再任枢密使,又出为河北前线的统军大帅[12]。

  其次,同期潜邸出身任三衙将帅,或授节钺者情况如下:傅潜,“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太平兴国中,已迁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雍熙北征失败后,一度遭贬。但不久擢殿前都虞候、副都指挥使及侍卫马步军都虞候等要职,授节度,先后出任高阳关、延州路及镇州都部署,成为当时地位最高的将领[13]。傅潜从卫士至三衙大将、节度使,为时也不过十三年间;戴兴,“太宗在藩邸,兴诣府求见,奇之,留帐下,即位,补御马左直,迁直长”。端拱初,已迁至步军都指挥使、领镇武军节度。再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历天雄军、镇、定等路行营都部署等大将之职[14]。值得注意的是,三衙将帅傅氏、戴氏与西府中的柴禹锡、王显相对应,构成当时重用藩邸亲随的突出代表。高琼,“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端拱时,已擢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归义军节度,再出为并州、镇州都部署 [15];葛霸,“善击刺骑射,始事太宗于藩邸”。淳化初,擢殿前都虞候。历高阳关、镇州都部署等,授节钺[16];王超,“太宗尹京,召置麾下。及即位,以隶御龙直”。到淳化二年,已迁至河西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17];王汉忠,“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端拱二年,擢侍卫马军都虞候、领观察使。后迁殿前都虞候[18];赵延溥,“太宗守京邑,延溥以所部为帐下牙军”。太平兴国三年,任侍卫马军都虞候。“殿前白进超卒,即日以延溥为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兼权殿前都虞候事”。雍熙以后,历镇州兵马都部署、判冀州等[19];王荣,“太宗在藩邸,得隶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历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侍卫马军都虞候,加观察使,又出为定州行营都部署等[20]。

  其余为将者的情况为:王能,“太宗在晋邸,召置左右”。在宋太宗朝至殿前右班都虞候兼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领遥郡刺史[21];张凝,“太宗在藩邸,闻其名,以隶亲卫”。淳化初,领肃州刺史。历天雄军驻泊都监、高阳关行营钤辖等[22];郭密,“以知瀛州马仁瑀荐,隶晋王帐下,给事左右”。至淳化间,为贝州驻泊兵马部署,不久擢领安州观察使,充灵州兵马都部署[23];傅思让,“有勇力,善骑射。太宗居晋邸,补亲事都校”。在宋太宗朝累迁容州观察使、知莫州、陇州等,赠保顺军节度[24];李斌,“太宗在晋邸,闻其状貌魁伟,召置左右”。历贝、冀二州驻泊都监。至道初,擢桂州观察使,判洺州、沧州[25];石普,“十岁给事邸中,以谨信见亲,补寄班祗候”,历迁洛苑使、富州团练使、延州缘边都巡检使[26];裴济,“少事晋邸”,宋太宗即位,历迁定州都监、知定州、镇州行营钤辖及知镇州等。咸平初,知灵州兼都部署,领顺州团练使。后灵州城被西夏军攻陷,死之[27];李琪,累迁效忠都虞候、开封府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领富州刺史等。后“改授屯卫大将军,领郡如故”[28]。

  至于宋太宗时代,某些藩邸亲随地位较低,或遭贬责,则往往有其特殊原因。如张禹珪“粗知书,有方略,幼事太宗藩邸”。赵光义即位后,补东西班承旨,居禁卫之职[29],张氏升迁有限,显然是因为其年龄过轻和资历太浅的缘故。王荣自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领遥郡刺史,先出为外州马军教练使,再削籍流海岛,乃在于“坐受秦王廷美宴劳”及“与秦王亲吏善”[30]的缘故。

二 宋真宗、仁宗朝的潜邸亲随将帅

  自宋太宗之后,在军中重用藩邸亲随成为一种传统,而为后嗣诸帝所奉行不悖。其中,又以宋真宗及仁宗两朝最为突出。

  宋真宗时期,王继忠、张耆、杨崇勋、刘谦、夏守恩与守赟兄弟、蔚昭敏、高化及阎日新等潜邸亲随,分居禁军及枢密院要职,成为当时武将群体之中的权贵。

  王继忠,六岁便以父荫补东西班殿侍。“真宗在藩邸,得给事左右,以谨厚被亲信”。宋真宗即位后,不过六年左右时间,已累迁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及高阳关、定州副都部署等。咸平六年,与契丹交战被俘[31];张耆,“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32]。又据宋人称,宋真宗为皇太子时,所宠爱的蜀姬刘氏(即以后的刘后),一度被宋太宗逐出东宫,遂“置于殿侍张耆之家”[33]。由此足见张氏为宋真宗藩邸时亲信。宋真宗 即位,张耆初授西头供奉官,历并、代州钤辖、管勾皇城司等。以后历迁侍卫马军都虞候、殿前都虞候、马军副都指挥使等,授节钺。大中祥符末,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至宋仁宗朝,因刘太后的关系,曾任枢密使等要职;杨崇勋,“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事真宗于东宫”。宋真宗登基,历迁枢密都承旨、侍卫马军都虞候、并代副都部署及群牧使等要职。到宋仁宗朝,历殿前都虞候、殿前都指挥使、枢密副使及枢密使等[34];刘谦,“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授谦西头供奉官、 东宫亲卫都知”。宋真宗即位后,历迁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虞候、权步军都指挥使及殿前都指挥使等,授节钺[35];夏守恩,以父战殁,六岁“补下班殿侍,给事襄王宫,累迁西头供奉官”。宋真宗时期,历龙神卫、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泰州防御使等。“帝不豫,中宫预政,以守恩领亲兵,倚用之。擢殿前都虞候,以安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管勾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事”[36],倍受重用。夏守恩弟守赟,以兄故自幼入宋真宗潜邸,“王为太子,守赟典工作事。及即位,授右侍禁”。历真定路走马承受公事、枢密都承旨、侍卫步军和马军都虞候、步军、马军及殿前都指挥使等,授节度使,“帝甚亲信之”[37];蔚昭敏,出身军人之家,宋真宗为襄王,“昭敏自东班殿侍选隶襄王府,帝即位,授西头供奉官”。累迁冀贝行营兵马都监、殿前副都指挥使及都指挥使等,授保静军节度使[38];阎日新,“少为本州牙职,补三司使役吏。淳化中,选隶寿王府,主邸中记簿”。宋真宗登基后,历永兴军驻泊都监、知环州兼邠宁环庆路钤辖、缘边安抚都监等,至昭州团练使、知单州[39];高化,“从州将入京师,遂隶禁军,选为襄王牵拢官”。宋真宗朝,累迁御龙骨朵直都虞候。到宋仁宗朝,至殿前副都指挥使,授节度使[40]。

  除以上诸将外,据《宋史》卷二七九《王继忠传》下附记称:

  宋真宗宫邸攀附者,继忠之次有王守俊至济州刺史,蔚昭敏至殿前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翟明至洺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