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作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
投机不是科学,而是一门…
就是一种统一“什么都能…
深圳是一部巨型老虎机
妥协是一种伟大的政治艺…
道歉仍然是一个悲哀的进…
神木县的免费医疗最多是…
八卦是一种信息解码
“地王”是一个魔咒
家不是一个适合办公的好…
最新热门    
 
“别是一家”词人——李清照

时间:2009-8-8 16:42:57  来源:不详
风,人比黄花瘦”来把这愁苦具体化、形象化。“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在秋天开放,清素淡雅,不像春天的花朵那么鲜艳娇媚,加上风霜的摧残,又容易凋零,所以词人用一个“瘦”字来加以形容。“人比黄花瘦”,或作“人似黄花瘦”。是人像黄花那么瘦;而“人比黄花瘦”,则是人比黄花还瘦。似乎“比”字较好,而且“比”字又可当并列的“并”字讲,是实词,不是虚词。偶然间秋风卷起门帘,露出了屋内的人,她跟屋外的黄花相并,一样地显得消瘦,正见出人因相思而憔悴,仿佛黄花的因风霜而凋残。词人以黄花来比人的瘦,是极富于创造性的形象,用瘦来说明长时间的痛苦相思,不说何情而情愈深,情与重阳节的环境、气氛、景物又十分协调。据记载,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赵明诚非常叹赏,自以为不如,但又想超过李清照,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餐。花了三天三夜,写了十首《醉花阴》词,把李清照寄给他的词混杂在里面,请友人评论。友人品味了半天,说只有三句最好。赵明诚问是哪三句?友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把自己的相思与爱情在词中表现得这么真挚动人,比起别的词家的无病呻吟和浅薄轻狂描写,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而作为一位封建时代的妇女,李清照这么珍惜爱情、表现爱情、歌唱爱情,应该说是具有反封建礼教意义的。和李清照同时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指责她写词是“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擂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王灼认为李清照把那些民间的所谓“荒淫之语”,随便写到词里,从来官僚士大夫家庭里会作诗文的妇女,没有像她那么毫无顾忌的。后来,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还直接批评李清照的人品,说她“无检操”,太放荡了。用道学家的眼光来看待李清照和她的爱情词,自然会认为有伤风化,甚至诬蔑为“淫邪”。这正从反面说明了李清照和她的情词与封建礼教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李清照对待爱情的态度十分严肃,没有表现出些微的苟且、轻浮。而且,她词所反映的爱情生活,还有着别的词人描写爱情所缺少的基础和内容。她在《金石录后序》这篇文章中,记述她和丈夫赵明诚一起鉴赏古物、考订古书的生活。他们每得到一种书籍,就共同校勘整理,得到字画古器,也共同研究品评,每天晚上进行这样的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基准。赵明诚在《金石录》的题跋也有类似的记载。有一次,赵明诚在友人家看到白居易手书的佛经,立刻上马奔驰,带回家中与李清照一同赏玩,当时已经二更了,他一边喝茶,一边赏玩,点完了两支蜡烛,还没有一点睡意。可见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生活是建筑在共同的艺术爱好和文化趣味上的。他们认为这种爱好和趣味,是“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就是说比追求声色之乐、跑马游猎要高尚得多。《金石录》这部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金石考古著作,正是他们夫妇的共同研究成果,其中表现了他们共同的政治历史见解,同时贯注了他们相互之间深厚热烈的夫妻感情。因此,李清照描写自己爱情生活的作品,就比那些空读孟光举案、文君当炉、张敝画眉、弄玉吹箫的作品,内容要充实而有意义得多;至于别的一味是软玉温香、灯红酒绿的描写作品,那就更不能相比了。

但是,封建社会为妇女安排的并不是—条畅通无阻的幸福之路。李清照好不容易有着一位志同道合、情意深厚的丈夫,然而由于环境的压迫和世事的驱使,她不能不在面带笑容的同时出现着愁颜。她在词中所表现的“欢情”,总是少于“离怀别苦”,她与丈夫由生离而至死别,固然增添了她的闲愁暗恨,而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她的忧伤痛苦的,却是国破家亡的惨祸,和辗转无依的流亡。从前“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垂”的低诉,一变而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号。这就是金兵入侵,汴京沦陷,民族灾难的降临。李清照虽然属于上层社会的妇女,但也和广大人民一样承担起家国残破、颠沛流离的痛苦。正是在血与泪的现实生活的推动下,李清照后期的词才具有了比前期的词更为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声声慢】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品。词中写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凋残不堪,现在已经没有人去摘下来把玩欣赏,任随它满地狼藉。这比起我们先前讲的《醉花阴》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要沉痛得多。词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就包含了深广复杂的思想感情。在烽火连天的一阵奔波之后,幸而得到暂时喘息的机会,正是这个时候痛定思痛,所谓“寻寻觅觅”,就是写的心情恍惚,若有所失的神态。漫无目的地要寻求什么,当然什么也得不到,周围只是那样的“冷冷清清”,自己内心里也只有“凄凄惨惨戚戚”而已。词人从支离破碎的故国河山,联想到自己异地飘零的凄凉晚景,止不住千头万绪涌上心来,偏偏又遇着“乍暖还寒”的秋天,面对“晚来风急”的黄昏,已经是日暮岁晚,人老花残,可是国家仍然不能统一,北方依旧在外族侵略者的蹂躏之下,她唯有对故国乡土遥寄沉痛的思念。那南来的飞雁,使她觉得仿佛“旧时相识”,而分外亲切。南渡以后诗人、词家常常通过飞雁寄托他们对故国乡土怀想之情。如陆游就说过“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绍兴三年,韩侂胄、胡松年出使金国,李清照写诗呈献给他们,诗中表示不希望他们给自己带来珍异的珠宝,只希望带来家乡的消息,那里遗民是否还能从事农业生产,那里的战士是否还在坚持抗金的斗争。诗的最后说,“愿将血泪寄河山,去洒青州一坏土。”青州在山东,是赵明诚的老家,这里自然也包括了李清照的老家济南,都已经成为沦陷区了。这样的诗句,正可以用来说明《声声慢》词的中心内容与基本思想。因为这样悲愤、哀痛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故国沦亡的悲恸。又有身世飘零的感伤,所以词人才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既然在金兵入侵时和人民有着相同的悲惨遭遇,那么她怀念乡土、思恋故国的强烈感情,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百姓家散人亡、背并离乡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他们抗战复国的普遍愿望。当然,这和只求苟安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对外政策是根本对立的。但是,如果我们以为李清照的词只有凄苦的哀吟,那就错了。词人在【临江仙】词里说,“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秣陵和建康,都是今天的南京。当时词人大约在南京。春天的来临,在词人的心里产生了振奋和力量,一方面由江南的草青树绿,推想北国也应被东风从冰雪里唤醒,一方面就以大地的春回暗示中原的可以恢复。然而,一年一度的春天都无端虚度了。南渡君臣“直把杭州作汴州”,早忘记了盼望北伐的中原父老。词人呢?也就只有“人老建康城”了。把人和树联系起来,使我们容易想起东晋时从事北伐的桓温看着自己种的柳树都长大许多了,而北伐尚未成功,不禁“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又容易想起后来辛弃疾在词中所说的“如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显然,这是不符合李清照的长期心愿的。所以,她接着说,“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她对自己望月伤心、迎风洒泪,空发感叹,于事无补,也表示了不满。是她自己甘心“老去无成”的吗?她曾经歌唱过“木兰横戈好女子”,可见她未尝不想有所作为。她又曾经有诗说;“南波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在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像王导那样的人登上新亭,了望中原,伤心落泪,也没有像刘琨那样的人闻鸡拔剑起舞,决心出师北伐。可见她感叹“老去无成”,实际上是揭示爱国志士不见容于南宋卖国集团的现实。

面对这样的现实,李清照在歌咏“元宵佳节”的【永遇乐】词中,表明了她的批判态度。她借“元宵佳节”来反映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这首词一开始就写“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以快落山的太阳红得像熔化了的金子,形容夕阳西下,以傍晚的灰暗云层聚集拢来如同合成一块大的碧绿的玉璧,形容夜幕降临。词人扬起一笔把傍晚的景色写得很美,但下面即用顿笔,“人在何处”。即使景色很美,可是人在哪里呢?多少人不知存亡,生为异乡之人,死为异乡之鬼。就算是有幸找到了栖身之所的人吧,难道就不想一想半壁山河,被迫局守在江南一隅吗?初春的天气,杨柳发芽,梅花刚谢,词人以“染柳烟浓”,写出柳色新青,又由梅花联系到笛子的乐曲《梅花落》,写出笛声的悠扬感人。所见所闻,也都很美,但扬起—笔之后,词人又用顿笔,“春意知几许”,究竟有多少春的气息,就是说有多少春的欢乐呢?承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与“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词人继续扬起一笔写道,“元宵佳节,融和天气。”节日又好,是良辰,天气又好,是美景。但下面再用顿笔,“次第岂无风雨?”天气就不会风云突变吗?这句话,话意双关,兼指自然气候与政治气候,提醒沉迷于西湖歌舞的南宋统治集团,现今是山河破碎,敌人强兵压境的时刻。“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接着三次发问,都是在扬起一笔之后,显示出词人思虑之广、忧愤之深。上片的最后三句收结于元宵景物的描写,仍用一扬一抑的笔法。“来相召,香车宝马”是扬,“谢他酒朋诗侣”是抑。乘着香车、驾着宝马的人,纷纷前来邀约,去庆赏元宵,照应着上面所写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和“元宵佳节,融和天气”。词人根本没有心思去庆赏元宵,还写什么诗、喝什么酒,谢绝了那些前来邀约的人,这是照应着上面所写的“人在何处”、“春意几许”、“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即使遭逢不可多得的良辰美景,她也没有忘却苦难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她的爱国感情驱使她的思想飞越到当年汴京庆赏元宵的彼时彼地。下片前面部分就写她追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编重三五。铺翠冠几,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中州”,指河南。河南是古代九州的中心,所以称中州。河南的开封是北宋都城汴京,这里的中州,即借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铺翠冠儿”,是妇女所戴装饰有翠羽的帽子。“捻金”,指以金子捻制而成。“雪柳”,是元宵节日女子头上装饰的一种。“簇带”,指打扮。“济楚”,指整齐漂亮。这几句回忆汴京的妇女游赏元宵的情况,十分欢乐,从写法上讲也是扬起一笔。当词人从追忆中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她就感到“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风鬟雾鬓”,指自己经历了一番辛苦奔波,辗转流亡,与“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现在是这样,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唯其如此,词人就只有“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里面,酸甜苦辣的味道都有,真是一言难尽了。帘外人笑语喧哗,帘内人却是忧心如焚。这首词在运笔上一放一收,作了多方面的对比:景象与心情对比,生活与局势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他人与自己对比。南宋时人往往通过对元宵的追忆、描写,寄托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芦浦笔记》记录了无名氏的《鹧鸪天》词十五首,详细描写汴京的元宵节日盛况,最后一首词说“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宋元话本《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也是描写杨思温流落到燕山,正遇元宵节日,感伤故国,在“愁闷中过了元宵”。张端义的《贵耳集》就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南宋末年的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李清照这首词,十分感动,为之下泪,照样填写了一首《永遇乐》词,自以为“悲苦过之”。因为李清照那时还有半壁河山,而刘翁那时连半壁河山都没有了。

无论从思想价值或艺术成就来看,李清照后期的词都超过了前期的词。但是南宋初年那个血与泪的悲剧时代,反映在李清照词里却是太少了。而在她的诗歌、散文中却反映得比较直接而强烈,这就涉及到她的“词论”问题。

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和诗是不同的。对她以前的重要词人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苏轼、晏几道、黄庭坚、秦观等,她都有评论。应该承认,在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特别是面对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社会,李清照强调词的传统、把诗和词严格划分开,这种主张是保守的,而且直接影响了她的词的创作成就。不过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从所谓“诗词合流”的趋向去指责李清照中断了苏轼所开拓的词的发展道路。

不能否认,词有不同于诗的特点,除了和音乐的关系很密切之外,词的语言、手法以及艺术境界的创造,都是自成一格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