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我与达巴文的缘分
钟敬文的文化分层理论研…
鲁迅杂文的艺术境界论纲
文学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
《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
论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
江南园林散文的意蕴
南宋词科对南宋骈文发展…
有关苏秦散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典论论文的几个问题
最新热门    
 
骈文的蜕变

时间:2009-8-8 16:43:20  来源:不详
先有序,其多寡有数,其迟速有时。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莫盛乎成周之时;其法可施于后世,其文有见于载籍,莫具乎《周官》之书。盖其因习以崇之,庚续以终之,至于后世无以复加。则岂特文、武、周公之力哉?犹四时之运,阴阳积而成寒暑,非一日也。”文章跌宕变化,雄迈英爽,无不如意;笔势峭拔,辞气横厉,有尺幅千里之风概。方苞评之曰:“辞气芳洁,风味邈然,于欧、曾、苏氏诸家外,别开户牖。” ⑤ 我们读过原文,确实有这样的感觉。

苏轼博学高才,为人洒脱,儒家入世之志与道家超然之气集于一身。其骈文继承陆贽和欧阳修骈散结合的创作方法,明白洞达,舒卷自然,如行云流水,洗尽晚唐五代和北宋初期藻丽堆砌、滴粉搓酥的绮罗香泽之态,为宋代骈文的又一位宗师。如《谢丁连州朝奉启》:“七年远谪,不知骨肉之存亡;万里生还,自笑音容之改易。人恬飓雾,稍习蛙蛇。自疑本儋崖之人,难复见鲁卫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以闻名而自惭,盖欲通书而未敢。岂谓知郡朝奉仁无择物,义有逢时。每怜迁客之无归,独振孤风而愈厉。固无心于集菀,而有力于嘘枯。远移一纸之书,何啻百朋之锡。过情之誉,虽知无其实而愧于胸中;起废之文,犹欲借此言以华其老。究途易感,永好难忘。”在这里必须说明:苏轼骈体之作,特别是奏启一类文章虽自觉师法陆贽和欧阳修之文,但其个性、襟怀和学识都决定他不会拘限于一隅,更不会泥于前人,所以其骈体文字除承继陆贽和欧阳修骈文的某些特征之外,又有所创造,总的说来比陆贽和欧阳修之文更趋散化,更为流畅,笔力则更雄强得多。对这一点,刘大概括得最为精当:“(苏轼骈体文字)虽自宣公奏议中来,而笔力雄伟,抒词高朗,宣公不及也。” ⑥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骑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直下汴京,生俘二帝,踏碎了北宋王朝的百年承平,毁灭了通邑大都的富丽繁荣。这前所未有的惨烈打击、亘古罕见的奇耻大辱,使文人士大夫们从酣歌醉舞的迷梦中惊醒,国破家亡之痛,山河易色之悲,激荡于中,发之于歌咏,形之于文章。由此南宋初期的骈文大都直抒胸臆,慷慨悲壮,有巨大的感发力。虽然形式上不出北宋范围,但思想内容却丰富、深刻得多,如汪藻的代言之文《隆太后告天下手书》:“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临朝。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然事迫于危,而非权莫济。内以拯黔首将亡之命,外以舒邻国见逼之威。遂成九庙之安,坐免一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行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邦家之覆。抚躬独在,流涕何从?……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共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偈,同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意。”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说过:“汪氏《隆皇后告天下诏》可比陆宣公兴元赦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论汪藻之文时也指出:“其代言之文如《隆太后手书》、《建炎德音诏》皆明白洞达,曲当情事。诏令所被,无不凄愤激发,天下传诵,以比陆贽。”这些评论都是比较适当的。其他如岳飞的《广德军金沙寺题壁记》中有这样的句子:“……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充满英豪之气,读之令人振奋。其《奏乞终制札子》中又写道:“臣重念为人之子,生不能致菽水之欢,死不能终衰之制,面颜有腼,天地不容。且以孝移忠,事有本末,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臣……”字字真挚,语语血诚,忠肝义胆,卓著千秋。

不过到了高宗绍兴十一年后,宋金议和生效,偏安之局形成,南宋君臣遂渐渐习于苟安,耽于逸乐。西湖歌舞,无止无休;花前月下,流连忘返。二帝北狩之辱,破国亡家之仇,渐渐置之脑后。到南宋后期,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南渡初期骈文那种慷慨悲壮之气便为抽黄对白、采丽竞繁的颓靡之风所代替。骈体文从此又入病态美一途。这一方面,李刘等人的骈文便是代表。如李刘的《上任中书启》:“伏念某气懦弗张,骨凡难换。一科十年之不 补,愧在无闻;半通五两之甚甘,止于为养……玉堂草罢,又吟红药之翻;金匮余,还对紫薇之伴。彼智效一官而不足,此身兼数器而有余。人望一条之冰,其容已肃;公傍九霄之月,所乐不存。……”纯粹是堆砌词藻,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纤巧工丽,气格卑弱,体调庸俗,华而不实。骈文至此,实在是俗调伪体,不堪人目了。孙松友在《四六丛话》中评价李刘骈文时说:“梅亭四六,雕琢过甚,近于纤冗。排偶员工,神味全失。骈体至此,发泄太尽,难以复古矣。”这段评论太深刻了,点到了李刘骈文的病根。

当然,在这种风气之下,也有个别人不为流俗左右,在骈文创作上能够自具面目,独标风韵,刘克庄、文天祥就是这样的人物。特别是文天祥以身许国,忘死报君,所写的骈文雅切真挚,古义若龟鉴,忠肝如铁石,堂堂正气充溢其间,是卑弱衰微的宋末骈文的别调。他的《贺赵侍郎月山启》一文中便有这样十分感人的骈语:“悠悠四顾于山河,落落一麾于江海。啸吟水石,酬谪仙捉月之魂;上下风樯,访舍人麾军之迹。慨然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实在是借他人而自陈胸臆,气势磅礴,自铸伟词,格调昂扬激越,慷慨动人,遣词命意,皆自胸中流出,极尽迭宕起伏之态,毫无刻镂斧凿之痕。高步瀛在《唐宋文举要》中评价此文时说:“气象峥嵘,字句新颖,沿用旧式,自铸雅词。南宋四六得此,可为后劲。”这一评价是切合实际的。

从六朝之末到南宋之末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骈文本身发生了明显的蜕变。这种蜕变表现在内容方面,主要是由非功利化到功利化的变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主要是骈散的分合与消长:六朝以后,散文体式渐盛,骈体势力渐弱。但二者在分化之中又不免融合:一方面骈体在散体的影响下更新、蜕变;另一方面散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从骈体中吸收营养,摆脱不掉骈体的影响。二者谁都不能代替谁,谁也不能彻底抛弃谁。不但并存,而且互补。表现在骈体文上,由庾信开其端,“燕许”、陆贽、韩柳、欧苏继其轨,不断地向散文化、素淡化发展。虽然这期间也有一些回潮的现象,但只是支流,不是主流。所以骈文的蜕变,在六朝之后至唐宋两代主要是散文化和素淡化。
注释

①见杨炯《王勃集序》,《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851页。

②见王勃《平台秘略赞·艺文》,《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819页。

③④⑤⑥《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3页、第853页、第856页、第1083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