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台湾“517呛马大游行”…
弯腰精神 台湾1万3千人…
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
台湾人看《潜伏》,不该…
名人八字 台湾谢长延
名人八 台湾苏贞昌
沉淀四百年的历史回响—…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最新热门    
 
台湾文学研究综述

时间:2009-8-8 16:44:02  来源:不详
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即由于先验的民族意识,使得接受主体(即台湾民众)在对文学尤其是异类文学(即现代派文学)的接受中无法做到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这种潜在的感情色彩也势必会影响到光复后台湾文学道路的选择。在其他学者纷纷强调“乡土”与“现代”的论争时,本文作者却把关注的焦点转到了两派的内在趋同性上来,从而为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看待“乡土文学”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打开了新思路。
    同样关注“乡土文学论战”的还有朱双一的《从新殖民主义的批判到后殖民论述的崛起——19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一条脉络》(10)。文章虽然在开头提及了“乡土文学论战”,但是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论战的浅层描绘上,而是把论战作为一个引子,归纳总结了自1977年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以来台湾作家、文艺理论家们对“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1990年前后,后殖民理论引入台湾后对于台湾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所产生的影响,从整体上阐释了台湾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脉络,在对许多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解释上颇显见地。如关于“乡土文学论战”,作者就指出:“‘乡土文学论战’远远超出其名称所标示的文学、文化的范围而更关注于政治、经济问题,以及那时以后,一些作家减少其文学创作,而将其注意力转向政治评论乃至实际的政治活动,固然主要是现实斗争的需要所致,但与某些乡土作家受到‘依附理论’的影响,亦不无关系。”本文从社会文化思潮入手阐释文学现象,角度较新,论述也多有新意。
    古继堂的《深刻的总结坚稳的奠基——1947年台湾“新写实主义”论争》(11)从当时的史料中归纳出新写实主义的理论原则是和批判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后来毛泽东提出和确定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中国文学的创作原则相一致的,指出这场论争对继承祖国五四新文学传统,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新文学的革命传统和确立台湾文学的发展方向有着根本性的奠基意义。文章把当时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的新写实主义与在大陆一度盛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等新中国文学的创作原则相比较,论证了二者实际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从这个角度说明了台湾文学的归属问题。
    三、思想文化研究
    台湾的思想文化现象一直为大陆学者所广泛关注,2001年大陆学界对这一问题依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除上文提到的朱双一《从新殖民主义的批判到后殖民论述的崛起——19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一条脉络》外,张黛芬的《台湾文学:特定的民族文化形态》(12)也是这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文章。张文归纳总结了台湾当代文学的民族形态表现:首先表现在人生态度上的感时忧国的历史使命感,指出“这无疑是跟中国传统文学观念所强调和提倡的‘经世致用’有着血脉的联系”;其次表现在情感方式上崇尚两端中和的人伦之美;此外还表现在致思途径上讲究整体直觉的诗意表达。文章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台湾社会的总体思想文化背景相联系,从文化学视角对台湾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进行审思,是一篇比较全面细腻的学术论文。
    虽然近年来对于台湾文学的思想文化现象进行关注和探讨的学术论述为数不少,但其中确也表现出一些对以往研究成果浅层重复的问题,而黎湘萍的《战后“双城记”——光复初期上海与台北的文化政治》(13)则是一篇对这一课题研究有较大突破的文章。作者指出,“学界早已有人倡导应该在整合的中国文学视野中研究台湾文学。但要具体落实到研究实践,尚缺乏丰硕的成果。”“一般都是把‘大陆’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背景来处理……另一方面,在两岸有关台湾文学史的专著或论文当中,虽然学界用力甚勤,但把台湾文学‘融入’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的潮流中进行深入观察的成果也不是太多。”本文明确提出要对近代中国已逐渐形成的“两岸三地”的文学地图,亦即以大陆为“中军”,以英式殖民地香港和日式殖民地台湾为“两翼”的文学格局的分合关系进行整合研究,主要讨论“战后‘光复初期’(即从1945年到1948年间)在上海和台北两地媒体上有关文学、文化问题之论述的相关性极其类似的语境”。文章提出“文化政治”这一概念,把文化与政治以及在这两者影响下的文学现象联系起来,从深层的文化的政治的背景中挖掘文学现象的根源所在。特别是作者借用了“双城记”这一意象, “从‘上海’和‘台北’两个都市入手去研究中国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两岸民族分裂前的文化状态,从当时媒体所呈现出来的相关论述去寻找连接这两个都市的文化人的精神纽带,进一步了解当时中国所面对的问题,了解对台湾来说,‘中国’如何由‘母亲’(祖国)演变为‘他者’,而进步的知识者如何揭破这一笼统的认识误区等等问题”。
    四、乡愁/思乡文学研究
    正是因为台湾有着种种独特的政治历史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背景,在台湾,乡愁/思乡文学占了很大比例。尽管乡愁/思乡文学研究相比较而言并不是2001年的重点,但仍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论述。
    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14)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虽然中国自古就有怀乡文学的传统,但是以往的不少离别,事实上都是出于个人主观意愿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被改变的,然而台湾与大陆的隔离却并非如此,这种隔离是被迫的,而且改变这种态势的时日也不确定。因此在整体的大的社会思乡情绪中,自然会有大量思乡文学产生,而且这种思乡情绪必定盛于以往。余光中本人独特的动荡、坎坷的生活经历也促成了其大量思乡诗作的生成,其作品的思乡情结实质上就是一种大陆情结、中国情结。
    王宗法的《谈当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兼评焦桐的〈大陆的台湾现代诗评论〉》(15)也分析了乡愁诗在今天的台湾盛行的原因,即前50年被殖民造成的有国不能投的惨境,近50年来两岸政治状况造成的有家不能归的困局。文章对当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之作进行归纳,从小乡愁到大乡愁乃至文化乡愁,在表现乡愁的题材上比起传统之作有明显的拓展。本文联系古代文学传统和台湾独特的文化氛围剖析了台湾当代文学中乡愁诗的独特内涵:从怀乡思亲到盼望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因而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愫。
    五、都市文学研究
    随着台湾地区社会形态的都市化,都市文学已跃居台湾文学主流。这个历史上充满悲情的美丽岛如今已经变成了都市岛,城市已成为当代人真实切近的生活空间,而城市生态也为生活在城市的作家供应文学思考和想象的资本。都市文学的兴起已成为当代台湾文学最为重要的潮流之一,它意味着文学重心从乡村向都市的转移。正是因为都市文学在世纪末的兴起,都市文学研究也成为了一种风尚。朱立立的两篇文章《台湾新世代都市小说初论》(16)和《台湾都市文学研究理路辨析》(17)就是对台湾都市文学进行的不同层面的探讨。前者论述了台湾新世代都市文学对田园怀旧主义的批判,描绘复杂暧昧的都市感性,青睐公寓与大东区这一都市化空间等重要表现特征,并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对于都市文学的论述指出,“都市文学”实际上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既宽泛又确定,应用起来颇具弹性,认知上也是有难度的。后者则借用了雷蒙德·威廉斯在The Coun-try and the City一书中诠释英国19、20世纪英国乡村田园文学模式如何转变为都市文学模式的研究思路,侧重于辨析台湾都市文学论述的理路,在各种学说的论辩中分析台湾都市文学的样貌,引发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文章着重讨论台湾都市文学批评的多种类型及其种种差异,并试图更确实地认识当代台湾文学思潮的脉动。作者特别回顾了城市文学兴起的历史,并将西方国家几十年前兴起的都市文学与当今台湾都市文学的背景、过程及其特有的“城市-乡村”二元对立的状况作了比较。

    六、通俗文学研究
    通俗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陆读者接触、了解台湾文学主要就是从大量通俗文学开始的。如今大陆对台湾文学的关注出现了一个颇耐寻味的现象:为数众多的普通大众读者对于台湾文学的认识依旧停留于以言情、武侠等作品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而学者们却无暇或较少顾及通俗文学的研究。方忠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台湾通俗文学》(18)则对此表现出了可贵的学术关注。文章首先回顾了通俗文学在台湾发展的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通俗文学,其繁荣或衰弱也都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而作者又归纳了导致通俗文学产生的诸多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中国文化传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台湾通俗文学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影响可以在具体作品中洋溢着的大量的儒、释、道思想中找到答案。作者在文中还指出,通俗文学作为台湾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地代表着台湾广大民众的文化和文学消费的质量与水平,而它的价值在当今台湾社会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作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文化学以及纯文学的角度分别阐述了通俗文学的价值,以引起学界以及大众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台湾通俗文学在品位上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七、女性文学研究
    时钟轮转到世纪末的时刻,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女性受教育比重的增加、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文学出现繁荣局面,女性文学研究也逐渐升温。女性文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情感和女性思想,而这些思想情感有很大一部分曾为我们所遗忘。刘红林的《试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身体自主的追求》(19)是2001年比较重要的研究女性文学的一篇论述。作者首先阐述了当今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以及女性对于自身认识的提升,打破了原有的“男性眼中的女性”的模式,“女性作家对女性的身体和性心理、性快感、情欲发动方式等等,都有比较严肃的讨论。她们用文学形象展示女性隐秘的性经验、性心理,凸现出女性被压抑的情欲状态,并以无所畏惧的叛逆姿态向历来是男性霸权的情色禁区发起大胆冲击。”作者列举了一系列女性作家作品如李元贞的《爱情私语》、袁琼琼的《苹果会微笑》、苏伟贞的《沉默之岛》等,以进一步阐释女性作家已经开始充分认识到自我具有女性这一身份的观点。当然,作者也列举了一些与这类女性文学相异的观点。文章在对女性作家笔下的同志文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后,指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身体自主的追求是大胆的,前卫的,它叛离政治主流,抵拒国家、社会的宰制,颠覆父权传统下重抽象理性轻实体感官的观念,在资本主义开发的欲望中追寻自我。女作家们在女性情欲和同性恋议题上的自我分裂与自我矛盾,错综复杂地显示出解严、资讯爆炸、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主导下台湾的意识形态纠葛和两性所面临的价值冲突。但无论如何,女作家们旁若无人、具体入微的女性书写,都反映了她们摆脱父权阴影的决心,都是她们对解放的礼赞。”
    八、同志文学研究
    同性恋现象存在已久,但近代以来被当作了一种另类现象,甚至连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变得相对少有。近年以来随着话语环境的日渐宽松,同志题材的文学作品渐渐增多,对此类作品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出于种种原因,大陆学者对这类文学作品研究的论述还不多,而陈思和的《凤凰·鳄鱼·吸血鬼——试论台湾文学创作中的几个同性恋意象》(20)却是一篇比较成熟的探讨同志文学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写到:“台湾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同性恋描写相当普遍,但在现实社会及其以异性恋为样板的婚姻道德中,同性恋仍然属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