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工作总…
“70码”成为网络新名词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网络时代的操盘手和弄潮…
我国首部网络实名法律遭…
八字造就的网络情缘
网络语气占卜他(她)的性…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最新热门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笔谈

时间:2009-8-8 16:44:19  来源:不详

    而网络之于文学则有着独到的优势,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拉近了人与文学之间的距离。只要你有一部可以上网的电脑外加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联系上。距离不再是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网上收看到地球另一端的朋友所写的文章,而这在往常是多么的困难。在以前,要想阅读到他人的作品,你就必须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去购买、借阅作者的作品。如果作者的作品在国内并无出版权,那就更无法获得了。网络相对而言是自由的。网上的作品可以给任何人阅读到。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是那么的近,就是传统方式所不可能做到的。

    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间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直接。以往作者只是单方面的提供读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接受等信息的反馈往往无法直接提供给作者。作者之于读者就好象是广播台之于收音机,收音机只能接受广播台发来的信息而无法对之作出信息的反馈。这样子作者于作品都是不利的。而通过网络,可以做到作者与读者直接交流。读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和作者谈谈阅读后的感想、体会。譬如直接给作者发个email或在bbs上直接给作者作品留言。而且,这种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不仅是一对一地进行,甚至可以做到多对一的讨论。人们在互连网的留言板上可以直接对作者作品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

    再次,网络人人可以参与。在有纸张出现以前。古人主要靠默记或写于贵重的绸帛、竹简之上,文学的记录和流传主要靠父子相传或是史官相传。孔子删定的《诗三百》竹简得用好几牛车装。当时的诗歌、史籍通过文字记载下的只是一部分,信息交流的不便和闭塞客观上妨碍了文学的交流和传播,当时的文学可以说基本上是贵族文学。从蔡伦发明了纸张,文字的传播得以迅速而且廉价,不光士大夫之流参与文学创造,即使平民百姓写诗论文、著述立说也成为可能,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汉唐文化之所以远远领先于当时的其他文明,纸张的发明“功不可没”!Internet的产生是信息交流的一大革命,连带着多种新兴产物的崛起,而最引人暇想的是它将能为文学的兴盛和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网络的诞生为多数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圆梦的机会。即使你不是个知名作者,一样也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方便自由地发布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作者的身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很多网络知名作家就是靠着自己的作品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只要有好的作品,你就能在网络的文学天地里混出个名堂。网络文学不再需要依靠外在的出版、印刷、发行等物流系统的支持。

    最后,网络世界使得文学的表现样式更为丰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不再是只有单调的文字。网络可以做到影、音、文互相结合。这也是传统媒介所难以作到的。随着一些主页设计制作技巧的不断进步完善,网页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精彩。漂亮的chromeless小窗口、flash动画、以及realplay格式声音文件等等各种网页制作方式的出现、完善,使得文学的表现方式不单单只有平面的文字构成。动画、声音与文字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这在传统方式下是难以做到的。

“网络文学”的特点及现状

上海大学中文系 滕常伟 桂晓东

    网络文学并不是“网络技术+文学作品”,传统纸面作家认为它就是“将文学搬上网络”,仅是文学传播介质不同,这些观点都没有认识到网络文学的实质,随着IT业的发展,VR技术的成熟,网络文学在生产、流通、阅读和接受方面几乎完全是异质性的。这种异质性使网络文学较之于传统文学表现出如下不同。(1)发表的自由性。它可在bbs以发帖子的方式发表,也可通过向网络文学刊物投稿发表,也可通过个人的主页发表,大多数情形下发表是没有审查的,自由的。(2)流通的撒播性。纸面文学的流通都是通过有形的书籍、刊物以线性的方式进行,但是,网络文学的传播却不是如此,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是“印刷者”,理论上说他可以无限制地复制转发给他的下一代读者,因此,它的传播是以“代”的方式,以几何级数增加的。(3)本文的分延性。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对文本进行修改,形成对文本的再加工,进而从母本可能分延出无数的子本。(4)阅读接受的互动性。网络文学创作及接受双方的互动性和传统文学是无法比拟的,传统纸面文学的读者只能是被动地授受,而网络文学大多数情形下读者都可以与作者直接交流,形成互动性阅读。(5)文本的多媒体化、高科技化或者说超文本化。网络文学实际上可以分成两种:采用传统创作方法创作,然后首先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以及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和互联网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只存在于网络,其代表有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目前,网上作品主要是第一种。因此,网络文学还有待于网上作者进一步地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对自己的突破,形成真正的只属于网络的文学。

    网络文学将是在白话文运动之后的又一场文学革命,我们可以称它为“网话文”。从语言到内容到结构,“网话文”都将为世人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超文本”。它将打破传统文本A-B-C-D的直线式、顺序式的叙述结构,以非线性的结构形式使作者可以从一个事物的叙述过程无限地与其他事物相“链接”,从而作出不同的文本。也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读到不同的内容,甚至将自己的创作加入其中,形成新的文本方向,真正实现作者、读者身份的双重化、交流的一体化。它将实现从单纯的文字文本到图文并茂、文字声音并举,文字和动画同行等新的超文本创作和欣赏方式的转弯,使网络文学不仅仅是读的文学,同时还可能是听的文学、看的文学。“超文本”文学将把作品的写作和阅读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域。

    对于网络文学的现状,目前的传统文学批评家大多评价偏低。吴俊认为:“在网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身体疲劳感及种种不适,就几乎是无法避免和克服的。阅读纸质印刷书籍与面对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两者的世界感受和身体要求可以说完全不同,后者的枯燥易倦和单调乏味远非前者可比”。对于目前技术下的屏幕来说的确如此,但是,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屏幕阅读的视觉疲劳和不适问题,应当说是可以解决的,例如超大直角,刷新频率在75赫兹甚至100赫兹以上的显示屏幕就可以部分地解决问题,至于“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只是因为目前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是初级形式的文本文学,高级网络文学的形式当是超文本的,那时,网络文学的读者所面对的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了。我们的观点是不能用传统的纸面文学的标准来要求网络文学,例如对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展示,对时代背景的广泛描写等等,网络文学在目前的态势下,它还是一个网民圈子的文字,它有其特殊的趣味、特殊的题材域和体裁取向,这决定了当前文本型网络原创文学的特点;为了适应网络浏览而采取的快节奏叙述,网络符码的应用(如0)以及中英文杂糅、题材的网络化等。网络世界里人更多的是在浏览而不是在阅读,所以叙述节奏要快;要在信息洪流中获得读者注意,网络文学在题材上面多取材于网民生活是必然的;网络文学的读者、作者都是经常上网的青年男女,因此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就必然要与他们的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紧密适应,例如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准,英语水平等等。如果我们不是从上述特征出发,而是从传统纸面文学出发来衡量网络文学,那么显然它在题材面、体裁样式、经典作品方面比不上纸面文学。

    但我们要想一想,纸面文学今天的成就是数千年人类不断积淀的结果,而网络文学是刚刚诞生了不到5年的新生事物,在大陆,他甚至才是刚刚降生的婴儿。如此看来,网络文学的成就不是很贫乏而是已经很高了。

    1999-2000年,可谓是网络文学成长的关键年份。正是在这个年龄蔡智恒通过《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举成名,尽管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它俗,但偏就是这篇俗文让“网络文学”名声鹊起,向世人和网虫们明确地宣告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一时间就连不上网的人都知道有了这么一篇“网络文学”,目前这篇小说已经改编成电影。之后“网络文学”作者就尝到了做名人的滋味,其数量开始成几何级数猛涨,邢育森、李寻欢、安妮宝贝、宁财神、苯狸、黑可可、玫瑰灰、安文、何从等贴着“大陆网络原创作家”的标签来到了网民的面前。另外,大批网络创作者开始浮出网面,一些致力于网络原创文学的优秀网站开始从芜杂的网络大潮中脱颖而出,如中文网络文学精萃(http://chinese-literature.com)、书路(http://www.shulu.net)、黄金书屋(http://goldbook.yeah.net)、原创广场(http://www.wenxuecity.org/cgi-bin/square.pl)、榕树下(http://www.rongshu.com.cn)、原创动力文库(http://202.103.44.245/ycwed/original)、新语丝文库(http://www.xys.org)、琪琪书吧(http://bookbar.126.com)、天涯虚拟社区(http://club.hi.com.cn)、橄榄树(http://www.wenxue.com/gd/index.htm)以及博库、八面来风、麦田守望者、左边卫等等。各大媒体都开始注意起了网络文学这个沉寂在文坛之外的新生儿,“网络文学”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寻找新的生财之道。时代文艺出版社首次以整体的方式推出了《中国网络原创作品精选》,将时下活跃于网络文学界的“腕儿们”几乎“一网打尽”;接着,上海三联出版社的《进进出出——在网与络、情与爱之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武恒山主编的两卷本号称“全部由网人撰写的原始、真实的青春故事”的《青柿子——网虫的青春故事》;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实力派作家组成的一套丛书,虽然这些作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和网络文学没有什么关联,但是这套丛书却叫“网络文丛”;市面上一套卖得较火的“70年代生女作家文丛”也不甘落后,在扉页上纷纷地打上了作家们的电子信箱地址;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网上文学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网络文丛”也待出笼。不仅网络文学真的成了纸面出版业赚钱的新宠,原先的纸面文学也开始通过和网络挂钩或者冒充网络文学而吸引读者,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了。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