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组织工作不好创新?看看…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
上海豪宅的销量创新高
扶持青年创新创业  促进…
创新工作经验   倾情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推进…
论百回本《西游记》的艺…
理性、严谨、思考、创新…
最新热门    
 
创新与迷失:新时期文艺学建设的若干反思

时间:2009-8-8 16:44:25  来源:不详

自1980年开始,以长达5年的朦胧诗论争为标志,一批中国学人启动了突破传统体系的文艺学创新历程。人们在激烈的论争中宣告“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之后便是方法论热潮席卷中华——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观念和批评方法潮水般地涌入封闭的中国。与此同时,诸多烙印着西方思维的本土文艺新说——主体论、本体论、价值论、生产论,形式论、内在规律论等等也陆续登场。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的走向日趋坚定,文学现实的世俗化色彩也日益彰显,出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峙。大批坚守精英立场的文论工作者不仅拒绝在价值层面认同世俗化的文学现实,也拒绝从知识层面对这种文学现实进行机理剖析。于是,以1993年前后发生的“人文精神”讨论及其不了了之为标志,中国的文论界逐渐淡出现实文学生活……及至今天,尽管批量化的新观念已经合法地写进大学教材,文论界也依然频频发言,企图干预现实的文学生活,但是,文学现实却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界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大步前行,随之挽救“文艺学崩溃危机”的救亡之声也就在文论界广泛流传。因此,我们便不能不反思: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创新实践,为什么文艺学不仅没有实现推陈出新的承诺,反而落到救亡图存的境地?以及为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建设,文艺学究竟应该向何处去?

众所周知,新时期文艺学的创新,是以“文革”终结为背景,十年浩劫对文学的摧残令人刻骨铭心,在相应的理论层面,则表现为意识形态文艺观包括政治工具论的绝对霸权地位。于是一旦思想解放成为可能,人们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突破传统的意识形态文艺观。尽管坚守传统的力量一直存在,但是拒绝意识形态文艺观的热浪确实构成了一道贯穿性的喧嚣风景。各种新潮学说或质疑反映论、或质疑认识论、或质疑真实论、当然也包括直接质疑意识形态论。总之,它们“以各种方式割断和消解文艺与社会生活、经济基础以及其他与之相毗邻的意识形态的联系,力图把文艺说成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无关的‘超现实’、‘超政治’、‘超意识形态’的东西” ① 。诚然,文艺学的创新,肯定要对传统进行突破,包括纠正传统意识形态文艺观的种种迷失,不过,以整体性地颠覆意识形态文艺观为战略趋向,则显露出认识的偏执和战略的失误。

首先,文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不取决于理论规定,而取决于客观存在。就客观存在而言,从孔子、柏拉图延至今日,人类对文学的意识形态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次,就学术的民主性而言,既然我们可以从各种非意识形态的视角对文学做出界定,又有何理由阻止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文学做出界定呢?再次,只要认真辨析就可发现,新时期文艺学的各种非意识形态话语例如主体论、本体论等等,都代表着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利益,都有着特定的思想价值诉求,都谋求成为统治性的文艺思想。所以,新时期文艺学的非意识形态运动,只不过是用另一种价值内涵的意识形态取代传统价值内涵的意识形态,这就从学理逻辑上宣告了非意识形态的文艺学创新陷入了悖论。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全面转型,随着西马、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等等话语形态与这种世俗化的转型构成了日益密切的阐释关系,中国的学人也逐渐转变了态度——意识形态批评又重新回归文坛,并且成为最时髦的话语形态之一。总之,最新的迹象显示,新时期文艺学创新的非意识形态走向,已经以某种自我否定而告终。于是我们就不能否认,新时期以来,文论界在非意识形态的问题上,确实耗费了过多的思想精力,这不仅影响了文艺学创新更富有现实成效的学理建设,也误导人们摆脱真实的文学现实而进入一个远离现实的文学空间。

当然,新时期文艺学创新进程中的迷失不仅仅表现在非意识形态的态度方面。从意识形态批评的中国回归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回归的主要原因还不在于人们发现了自身认识的偏颇,而是由于西方话语也采取了意识形态批评的姿态。因此,我们也就有理由追问:新时期的文艺学创新进程中,我们是否过分地表现出对话语权的迷恋以及由此而演绎出的对西方话语的过分迷信呢?

坦率地说,在当下的文论界,一些学者并不看重学术对问题的真正解决,而是看重学说被广泛认同所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些文论工作者从事学术就是希望成为中国的赛义德、中国的巴赫金、中国的斯皮瓦克。然而在优势的西方文化霸权面前,中国学者的思想尊严很难得到平等的尊重。于是,在强烈的话语权欲望驱动下,也就出现了第三世界知识分子面对西方话语霸权常见的思想姿态:就话语权的沦丧而言,人们当然忿忿不平,就怎样获得话语权而言,人们又不得不走“接轨”之路。尤其是在晚近的全球化问题讨论中,这种接轨西方的意识更加自觉而主动,只不过论者将接轨西方想象为接轨“国际”,然后便宣告,文艺学民族文化身份的模糊乃是时代之必然,而且这种身份模糊恰恰是第三世界的意志由边缘走向中心的契机与策略,即便“这种主动地接近世界所付出的暂时的‘失语’之代价也是不可避免的”。 ② 说穿了,所谓“接轨”,就是加盟以西方话语为中心的国际文化俱乐部,按照这个国际文化俱乐部的学术兴趣来确定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方向包括判断立场。

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基于对话语权和西方话语的迷恋,也就导致西方话语在中国文坛大 行其道。有学者评论说:“它表明的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思想文化界内部资源的极度匮乏。同时亦表明,单纯地追逐西方理论话语,同样不可能解决中国的文化问题。” ③ 按照某些学者的观察,这种对西方话语模式的痴迷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收敛,但是我们看到,直到今天,中国文论界推崇的思想偶像仍然是白色人种,操持的话语形态仍然是西方版权,面对的普遍焦虑仍然是民族失语。尽管对于90年代以来的文艺学趋向,有人极为笼统地归纳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语词,可这并不意味话语模式的单纯化,而只是意味人们已经无法明晰地辨认话语切换的分界。事实上,后现代的称谓不过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话语超市,在这个超市里陈列着难以记数且边界模糊的种种话语形态——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全球化、东方学、文化批评、生态批评、意识形态批评、霸权理论……洋洋大观,众语喧哗,毫不逊色于80年代。区别仅仅在于,90年代之后的中国社会已经对这种局面普遍厌倦,从而使文论界显得有些自言自语。

更重要的是,西方话语的引进,包括在西方话语启迪下提出的各种本土新说,并没有开辟中国文艺学的新纪元,相反,文论界的声音越来越失去对文学现实的影响力。于是,中国文艺学的“失语”,中国文艺学的本土化、民族化,逐渐成为文论界的普遍焦虑,并且这种焦虑的核心还是话语权的得失问题。人们主要忧虑的是“中国当代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话语能力和话语系统” ④ ,而不是忧虑文艺学无法参与中国文学现状的失职。在这种情势下,一些学者便期盼古文论能够拯救中国文艺学,突出的表现就是启用一批古汉语词汇来构成文艺学的阐述。可是这些学者忽略了,语言永远是思想的外衣,古汉语对应的是古汉人的思维,而古汉人的思维又对应着古中国的文学现实。除非当代中国的文学现实与古中国的文学处境具有同一关系,否则,语词的转换,不过一种约定俗成的能指命名活动,我们除了对同一个所指赋予某种具有民族色彩的别称之外,并无任何发现意义。事实也表明,目前为止我们似乎还没有任何一个用古文论包装的文艺学命题成全了中国文艺学的当代骄傲。

必须申明,笔者并不简单排斥学者对话语权的追求以及对西方话语或古文论的借鉴,而是想强调:其一,话语权不能成为学术的动机而只能是学术的结果,亦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之后的副产品。即使有人做学问就为了博得这种副产品,也应该懂得:只有你的学问给社会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赢得社会的话语权回报。其二,思想的借鉴必须以解决现实的文艺学问题尤其是解决中国的文艺学问题为目的,而不是通过标新立异去割据一块话语权的领地。顺着思路,就该对文艺学创新的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审视了。我们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文坛新说迭起、社会热烈关注便是文艺学的繁荣或创新的成就。所以,我们常常怀念80年代文论界的风光岁月。但是,作为理性反思,我们似乎只能在活跃思维、开阔视野的意义上肯定这种思想局面。因为理论的建树归根结底还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在于新说迭起。

其实,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界反复陈述的基本上只是一个命题——文学是什么?所有的差异不过是采用哪种话语逻辑来述说而己。例如:文学是里比多的升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语言的陌生化、是系统、是结构、是信息、是符号、是惯例、是文化、是霸权……总之,我们一度为层出不穷的新定义而兴奋不己。但问题在于,诸多新说除了利用视角的切换,给我们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文学界定之外,就很难进一步提供推动变革现实的思想力量了。例如,我们一旦承认文学是里比多的升华,随之就会面临怎样实现升华的实践问题,俏皮一点说,我们是否该多吃一些肾宝,以保持性欲的旺盛从而实现里比多的圆满升华呢?显然,里比多的学说并不能给我们回答。再例如,我们一旦认同文学是一种霸权形态,随之也就会追问,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运作机制,去赢得文学的霸权地位呢?众所周知,在当下中国,文学已经毫无霸权气象可言。诸此种种,均可归结到文艺学实践功能的疲软。

显然,在中国文艺学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满足于通过方法的转换提出各种能够自圆其说的文学新解释,而忽略了学术最重要的功能是指导实践。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⑤ 他还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⑥ 这均是对学术精神的透辟昭示,我们由此明白:其一,学术是因为真实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所研究的对象而存在的,除此之外,学术本身并无自足存在的合法性根据。其次,学术的有效性取决于它对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真实而正确的揭示,至于自圆 其说,只不过是学理阐述的基本逻辑要求,超出这个限定,就很可能成为掩盖学术虚假性的口实。其三,解释只是学术的起点,学术的终点则是对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是否具有实践指导性是衡量解释是否具有真实性的根本尺度。其四,学术的荣衰不仅取决于学术本身的真实性,还取决于社会对该学术的需要程度。总之,所有从事学术的业者都应该懂得:学术是一种“术”,它并非是炫耀智商的魔方或游戏,它是以实践性为存在价值的。这也就意味:文艺学创新的出路,就在于理论与实际相吻合。

那么,文艺学的理论怎样才能符合文学的实际呢?一些学者又在从西方话语中寻找灵感——文学终结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文化批评,日常生活审美化等等说法也就成为解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