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组织工作不好创新?看看…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
上海豪宅的销量创新高
扶持青年创新创业  促进…
创新工作经验   倾情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推进…
论百回本《西游记》的艺…
理性、严谨、思考、创新…
最新热门    
 
创新与迷失:新时期文艺学建设的若干反思

时间:2009-8-8 16:44:25  来源:不详
救当代中国文艺学困境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大意是说,由于电信时代和世俗时代的到来,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图像载体压倒了精英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文字载体,使传统的文学形态走向了终结,并出现了文学性向日常生活的蔓延,所以文艺学的理论边界也就要随之开放,文化批评就是一个有益的借鉴云云。当然,反对的声音也相当强烈,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担心文艺学学科属性的消解,第二,担心文艺审美品位的降低。笔者认为,在当前探讨文艺学向何处去的论争中,各方都以自己认定的文学实际为坐标,都希望文艺学理论符合自己所认定的文学实际,缺乏共同认可的前提,难免是一场各执一辞的混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什么是文学的实际建立一种共识。

我们知道,对文学的实际怎样判定,与考察者的视角有关。如果仅从视角的真实性而言,可以说各种界定都具有特定视角中的客观真实性,因而也就都可能符合文学的某种实际。于是我们也就没有理由独断地宣告,唯有某种文学实际才具有客观真实性。例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赞同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否认文学是一种生产形态,也不能因为自己认同文学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就否定文学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情况:许多对于文学实际的界说,实际上是持论者对于文学的某种价值诉求,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从事文艺学研究的是学者,我们也就习惯于从学者的价值视角去解读文学的实际。结果就出现了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学是人生的教科书,文学是人类精神的不断超越等等说法。如果仅就这些诉求的逻辑可能性以及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文学现象而言,同样是符合文学实际的。然而,一旦我们遵循这种价值观的文学实际标准,立刻就会遭遇一个令人窘迫的局面: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一个具有统一价值观的文学世界,从分类学的意义上,各种价值诉求的文学形态普遍被归属于文学的范畴之内。随之我们就面临两难抉择——就某种价值观而言,我们必须把大量另类价值诉求的文学作品排斥在文学的概念之外,但就分类学常识而言,我们又必须认同这些“不合格”的、“平庸”的文学作品属于文学范畴。显然,这种由价值观所确立的文学实际,往往只是反映了我们通常称之为杰作的文学现实却没有揭示普遍的文学现实,而文艺学研究恰恰是对普遍文学现实的研究。

毫无疑问,文学的现实是由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所创造的。具体说来,文学的现实主要是由作家、读者、以及以意识形态面貌出现的国家意志所决定的,或者说,是全社会意志平衡的结果。这也就意味: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的实际是怎样的,取决于社会的公共意志,取决于社会的公共视角,取决于社会对文学艺术的普遍使用取向。马克思说过:“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的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下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⑦ 此话极富启迪。其实,我们要求理论所符合的文学实际,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实际,即使这种实际是平庸的,我们也必须冷静地面对,并做出客观的学理阐释,而不是回避这种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尊重社会公共意志所做出的现实文学选择,那么,就中国而言,文学的普遍现实景象就不难描述。概括说来,随着当代中国的整体文化转型,文学现实也发生了划时代的嬗变,这种嬗变的文学现实以世俗化为特征,既区别于古典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文学,也区别于激进的革命文学和具有人本精神的启蒙文学。它张扬着一种现实关怀精神并借助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铸造出自己独特的生存逻辑与生存姿态,尤其意味深长的是,它与国家意志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关系从而不动声色地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学形态。这便是当代中国文论工作者面临的本土真实问题和必须解剖的普遍文学现实。遗 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真正潜心于破译这种文学现实的生存密码,更多的则是采取批判的姿态,苛刻地挑剔这种现实的种种肤浅与平庸,尽管这种批判并非没有必要。但更内在的原因还在于,我们难以割舍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信念。我们仍然把超越精神所建构的理想王国当作现实的王国,我们拒绝承认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更尖锐地说,我们拒绝承认大众有选择精神生活的权利而坚持精英知识分子才是精神生活的立法者。这种精神贵族的优越感,是自柏拉图以来就逐渐形成的文化潜意识,不过今天却遭到了严峻的挑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向自诩为民众导师与社会良心的精英文化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与现实对话,自己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社会的边缘族群,在这种激烈的灵魂碰撞之中,文艺学的认知出现了种种的浮躁、彷徨乃至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拒绝现实,就只能为现实所遗弃。我们的学术探求也只能作为心灵的日记成为个人隐私,而不能作为公信的知识为社会分享。正如有学者说:“以批判性的意见取代科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学科就会变成文化沙龙或文化广场,学术性也将衰退乃至消失。……回到现实社会的真实经验、真实问题中,只有这样,学科才会有充满生机的学术发展前景。” ⑧

注释

①陆贵山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王宁:《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理论的国际化》,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③孟繁华:《众神狂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④曹卫东:《认同话语与文艺学学科反思》,《文艺研究》2004年1期。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第1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6页。

⑧高小康:《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