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启…
第十二届科博会今天拉开…
今天钱是否可以到手
求测:我老婆今天能回家…
今天丈母娘给话同意离婚…
今天家里说要给介绍个朋…
求测:弟弟说今天回来,…
这几天,我到底怎么了?
凭公历最快推断今天日干…
要选择山环水抱,“藏风…
最新热门    
 
今天,“人文”纪录意欲何为?

时间:2009-8-8 16:45:08  来源:不详

1.前言:城市的視覺再現
當代都市充滿了影像。大量產出且複雜異質的影像,構成了新的視覺經驗,亦即新的城市經驗。繁麗街景與宏偉建築,雖已屬尋常景觀,卻因為不斷變換的店面與招貼,而維持不會厭膩的城市奇觀;巨大的電視螢幕牆,比起前個世代絢麗的霓虹閃爍,更能誘惑市民的眼光,為都會灌輸迷離的資訊光影;連通全球的電腦網路,則將這城市影像奇觀,伸展為無垠的數位迷宮。這是城市的視覺再現,也是影像化了的都市現實。
面對當前的都會世紀與影像時代,學術界有關「城市與視覺再現」的研究自是方興未艾,出現在電影研究、文學評論、文化地理學、都市研究與文化研究等領域 。城市影像和視覺的課題,通常糾結了再現與真實、凝視權力與視覺監控,以及主體與認同形構等議題。其中以後結構主義思潮影響下,對再現的重新思索最為緊要。簡言之,新的認識論立場乃是批判過去的反映論再現觀(再現是中立透明的媒介,反映現實,但次於或從屬於現實),主張再現具有建構現實的積極作用;權力運作、主體位置、認同塑造等課題,便隨著「建構」這個概念所展開的空間而陸續引進了研究視野之中。
比較極端的建構論立場,如德希達(Derrida, 1976: 163)廣為人引用的「文本之外別無他物」主張,甚至暗示了沒有源初,沒有超乎再現之外的「真實」,只有論述和表意模式,或如布希亞(Baudrillard, 1983)的「超真實」(hyperreal)和「擬像」(simulation)概念也引發了質疑現實存在的類似效果。即使不採取這種極端立場,在經過了後結構主義的認識論洗禮,以及文化研究的風潮之後,再現與意義生成的課題,已然是任何社會分析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了。我們或可引一段文字來說明:
引起爭議的說法是,根本沒有城市這種東西。反之,城市所指涉的空間,乃是由具有歷史和地理特殊性的特定制度、生產與再生產之社會關係、政府的作為、溝通的形式與媒介等等,彼此交互作用而造成的。我們稱這個複雜分歧狀態為「城市」,便賦予了它連貫性或整體性。因此,城市主要是個再現。但這是哪一種再現呢?如果類比於目前很流行的國族是個「想像社群」(imagined community)的想法,我會主張城市構成了想像環境(imagined environment)。這種想像裡牽涉的論述、象徵、隱喻和幻想,是我們賦予現代都市生活經驗意義的憑藉,而且跟實質環境的物質決定因子一樣,都是社會科學的重要課題(Donald, 1992: 422)。
作為「想像環境」的城市,以及其中牽涉的論述、象徵、隱喻和幻想,有許多是視覺層次的再現。視覺再現與城市之間,雖然難分難捨,但我們可以區分出幾種關係和層次,作為思考的出發點:就再現的性質而論,有(1)「真實」或「虛構」城市的再現(如電影或廣告中的城市形像);(2)城市本身就是一種再現系統(視城市為文本的組合或表意模式);就再現的功效而論,有(1)藉由再現來構築城市(透過再現來操弄城市的意義、功能與認知等),以及(2)符號化的城市所召喚的再現效果(城市或城市某部分作為象徵符號,例如「紐約」作為美國夢的代表)等。當然,這些再現與城市都是多元複合、交錯重疊的;不過,縱然再現的建構與城市「現實」之間並無一一對應的關係,但總是與特定社會與歷史脈絡緊密相關,涉及了「誰的再現」、「為了誰而再現」,以及再現之生產和解讀的問題。
本文站在前述的理解和發問上,企圖透過分析一份迄今發行超過400期的官方月刊《台北畫刊》(Taipei Pictorial),來檢視影像城市(imaged city)的建構方式與再現效果。國內有關城市和再現的分析,大多集中於文學和電影方面 ,較少見到平面影像的探討。本文除了補足平面雜誌影像方面的闕漏外,也著眼於《台北畫刊》連續累積已達卅三年的豐富資料,可以從事比較長期的歷史分析,探索不同時期的再現方式。此外,《台北畫刊》作為官方宣傳刊物(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發行),讓我們可以集中觀察官方所營造的城市想像環境,及其意欲達致的再現效果。當然,本文選擇了《台北畫刊》作為文本分析的主要對象,便捨棄了更多其他官方與非官方的城市再現材料 ,不過專注於特定機構製作的文本,也方便我們集中焦點探究其獨特的再現建構方式;再者,即使同樣都是《台北畫刊》,也不表示其城市再現一以貫之、立場單一,還是有歷史性的發展與變異,以及內蘊的緊張和矛盾。
當然,文本分析取向總是有如何接合文本的生產過程、社會脈絡,以及閱聽大眾對文本的反應,亦即文本之影響的問題。歷史比較也必定是從當下的視角與立場出發來看待過去,而過去的文本在當時環境裡,或許有從當前的角度觀照不及的面向(尤其是當時人對當時文本的反應,必定與筆者處於今日位置對當時文本的觀感不同)。這些都是本文目前的侷限,需要更廣遠的研究努力來添補。
後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從刊物的基本性質、封面封底的圖像特徵、排版形式,以及主要內容與影像表現方式等幾個方面,區分出幾個不同的時期,描述和分析《台北畫刊》作為官方影像城市之再現的營構方式與可能效果,並運用「視覺意識形態」與「文化治理」這兩個概念,來提出理論層面的綜論。其次,筆者進一步挑選《台北畫刊》中反覆出現的專輯策劃,即目前已進行至第五回合的各行政區概況介紹,以便從事另一個角度的歷史比較,透過其中對各行政區的再現方式與敘事手法的差異,勾勒出每個時期意欲宣揚或反映的整體都市意義與個別地域意象。最後,結語部分強調在都市意義的持續塑造和衝突中,影像再現與生產是都市意義競逐的重要場域。

2.視覺化城市史:都市意義的塑造
《台北畫刊》的特色自是強調圖片的表現,但文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般而言,相對於圖片所展開的較廣闊而模糊的意義範域,文字(正文及圖說)傳達意義的作用,可說相對較為精確,因而文字具有「錨定」圖片意涵的效果(試想一幅顯示磚牆瓦屋的照片,圖說標為「古蹟」和「廢墟」,就有不同效果)。當然,圖片本身所召喚的直接而「自然」的視覺經驗,也很有可能與圖說文字的解說產生扞格,彼此衝突,從而開啟了意義分歧、曖昧的流動空間。《台北畫刊》作為龐大的圖文資料庫,其中蘊含的可能意義非常龐雜多樣,但本文還是企圖藉由幾個形式與內容上的特徵,梳理出不同時期的主調。
以下的分析基本上集中於影像與文字文本,而不及於文本的製作生產與閱讀接受的過程。採用的方法雜揉了簡單的內容分析、組成詮釋與文本解讀,容或有不嚴謹與主觀解釋之處,但也確認了本文亦自成一篇有特定立場和觀點的城市再現建構。分析的要項包括封面封底、排版樣式、影像表現,以及報導內容與敘事方式。
2.1 復興國族的戰時首都VS.邁向現代化的都市:1968.1-1980.12
《台北畫刊》創辦於1968年一月。前一年的七月,台北市才由民選首長的省轄市,改制為市長官派的直轄市。這個時期官方塑造的都市意義主調,可以用每一期涉及市政建設計劃或回顧的報導裡,幾乎都會於文首引用的蔣總統訓示為代表:「現在我們是處於戰時戰地,時時刻刻都在戰備狀態之中。台北市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亦即為戰時的首都,台北市改為院轄市的目的,即在建設其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以適應戰時需要」。這段話看似明確,其實包含了兩種不同的都市意義,即「戰時首都」與「現代化的都市」,分別聯繫上中央政府的反共復國意識形態與威權統治,以及維繫經濟發展所需的都市基礎建設。這兩種意義在敘事裡一向連結在一起,但有時候卻會流露出彼此間的扞格。
就兩種都市意義的連結而論,大致上是將現代化都市的建設發展,鑲嵌於反共復國、效忠國家領袖的敘事架構之中。我們可以分別從文字敘事和視覺影像敘事兩方面來探討。文字敘事方面,我們又可以細分為每期整體內容與單篇市政報導的敘事來談。
就每期報導的整體內容而論,除了市政建設報導外,主要類別還包括了中央政府要聞(國內外參訪、外賓接待、首長視察、會議慶典、交接剪綵等),國家建設(如十大建設)、反共聯盟會議與反共人士、運動會、國際比賽獲獎、文化復興運動、中華文物介紹、大陸風光、史蹟源流、民間節慶報導、救國團暑期活動、空防演習、短篇小說等。這類與台北市無直接相關的報導,其意旨大多落於宣揚國家建設與各種活動的輝煌成就、與友邦結盟和反共成果、民生樂利景象,以及懷想故國等,並展現為了民族存續和自由繁榮而團結奮鬥,在領袖英明領導下勵精圖治的集體氣氛(所下標題便可見證此種氛圍,參見附表二)。
這意味了台北的都市意義編織於一個更大的脈絡中,這個脈絡讓台北市嵌埋於以中華國族復興為核心的文本組構裡。有關市政建設與發展的報導,大多強調追求進步與邁向現代化的必要,但其成就是整個國族復興計劃的一部份。國家官式活動報導通常放在每一期的最前面,也清楚宣告了中央凌越於地方的基本首從關係。綜言之,任何類型的報導,不論是市政建設、中央活動,或是軟調的節慶風光和小說,都不離中華國族復興的主軸。
專就市政相關報導的敘事方式而論,有以下幾個特徵:(1)以施政報告的形式分項列舉,述明施政依據、目標、時程、經費及其他各種數據(長寬、數量)等。(2)除了道路交通、住宅、市場、社會福利、環境衛生、教育醫療等一般市政主題外,通常還會附加「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作為施政重點之一。(3)文首必以義正嚴詞的論說文式宏偉修辭開場,不是配合反共復興的神聖目標,作為市政建設的最高原則,便是遵奉首長英明指示,或是呈獻成果給總統祝壽(蔣介石去世後,則多以貫徹總統蔣公遺訓開首)。文末則幾乎都是期許邁向進步、繁榮與現代化的國際都市作結。茲舉數例如下:
以本市今天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所處的重要地位,不但為反共大業的神經中樞,同時也是雄峙西太平洋最堅強的反共堡壘,隨著改制後,更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肩負了無比艱鉅的任務。際此時會,建設台北市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性都市,真可說是經緯萬端,任重道遠(〈台北市改制一年〉,1968.6,6期,p. 8)。
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復興基地,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是推動反共復國大業的領導中心…總統昭示:台北市改制的目的是要建設台北市為現代化都市,以適應戰時需要。行政院蔣經國院長…指示:要將台北市建設成為三民主義模範市。因此台北市在改制後的各項重大市政建設,均遵循 總統昭示的最高施政指導原則,與蔣院長指示的建設目標,全力推動,積極邁進(〈從食衣住行育樂看市民生活改進〉,1973.10,70期,p. 10)。
蔣公特別垂懷台北市的建設與發展,他老人家的指示,要使台北市建設成為三民主義模範市,以為建設三民主義新中國的起點。台北市自改制以來,各項市政建設,均本此遺訓,努力推進。台北市之有今日,全是 蔣公特別垂懷之所至(〈台北市改制十年來的建設與服務〉,1977.6,114期,p. 4)。
李市長強調,台北市能有今天的規模,完全是中央正確領導,社會各界密切配合以及全市市民團結支持的結果。…蔣總統已經為我們指出了建設的目標…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誠意、有勇氣無畏任何困難,勇往邁進,為台北市政開創嶄新的境界,為三民主義模範市奠定不朽的業基(〈兩年來的台北市政建設〉,1980.6,150期,p. 22)。
以今日角度觀之,這些修辭套語只是因循習例,很少人會當真。但正因為形成了習例,從而確認了某種難以違逆的思考和表現方式,在反覆論述中肯定了強人權威與政府的領導地位。不過,在這套國家權威論述底下,實際推展的卻是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尤以道路、橋樑、隧道、堤防、高架道路、住宅為最,這些也正是都市影像所呈顯的現代化主題。
影像方面,可以區分為封面封底和內文照片兩部分。這個時期的封面大抵為政治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