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谈谈汉代《谷梁》学一度…
从朱光潜“接着讲”——…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
最新热门    
 
陶学一百年

时间:2009-8-8 16:46:18  来源:不详
业心,乃至决定了他一生的伦理道德观点。”(注:《汉魏六朝文学论集》第252页。)
    lù@②钦立对唐代之前的作家,他最喜欢陶渊明;他在渊明身上所用的时间与精力也最多。近百年来,在陶学研究的整理、校勘、考证、注释、评论等五个方面均作出较大贡献的,要首推lù@②钦立先生。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于1997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内收论文十四篇,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人名索引》、《篇名索引》、《跋》。此书虽然出版较晚,但与作者年龄相仿的陶学家的著作相比,在质量上堪称后来居上。此书不是对渊明的全面论述,但有关渊明的重要问题都涉及到了。《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一文,重点写了陶渊明哲学思考所涉及的哲学范畴、陶渊明哲学思考的特点,及与其诗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袁行霈说,“陶渊明不同于其他诗人,因为他思考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问题,而且得出了具有哲学高度的结论;他也不同于其他哲学家,因为他是用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和表达哲学命题。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和诗(艺术)的思维,是人类三种既相关又不同的思维方式。诗的思维富于联想和想象,是具象的、感性的,而且常常是跳跃式的、片断的,本不大适合于作哲学的思考,然而陶渊明巧妙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了。他的思考在当时支持他不与腐朽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躬耕于庐山之下,乾乾净净地渡过了一生。”(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8页。)袁行霈的这一观点是颇为新颖的。《陶诗主题的创新》一文,作者把渊明诗歌的主题概括为五个方面:一、徘徊——回归主题;(二)饮酒主题;(三)固穷安贫主题;(四)农耕主题;(五)生死主题。在《陶谢诗歌的艺术比较》一篇,分析陶诗艺术特征有功力,甚妥贴。作者认为从陶到谢,诗歌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从写意转到摹象”、“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主要是写意,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个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他(陶)根本无意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以及形似与神似。这种情况到谢灵运遂发生了变化,在谢诗里,山姿水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为主要的艺术追求。陶诗里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谢诗里割裂了。谢灵运着力地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朝昏、阴睛的变化一一再现出来,达到巧似的地步。”(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其次,为“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是从陶到谢的又一转变。”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既然语言本身有这种局限,那就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至于谢灵运的诗歌语言是写实性的。“他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写风就是风;写月便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写尽水态。”(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在袁行霈看来,“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艺术的不同,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差异,也是时代风尚的差异。”(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魏晋);“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南北朝)。如此深刻地分析陶、谢艺术的不同,在前人还不多见。在《陶渊明研究》一书中,《陶渊明与魏晋风流》、《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陶渊明与辛弃疾》、《宋元以来陶集校注本之考察》等文章,都有深度,且角度较新。
    此外,袁行霈与杨贺松合作,于1997年3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陶渊明集》。此书的特点是,除了对陶诗文进行了认真校勘外,书后还附有苏东坡、刘因、黄淳耀、舒梦兰、姚椿和孔继@④等人的“和陶诗”。此书被收入“新世纪万有文库”丛书。
    袁行霈在《陶渊明享年考辨》一文中,同意宋代张yǎn@⑤的76岁说。袁认为,“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的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七十六年,生于晋魏帝永和年壬子(352),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72)。”(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此说先有魏正申在《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一期上撰文反驳于前;又有李文初、邓安生在《文学遗产》1998年第二期上撰文商榷于后;还有徐声扬《评陶渊明享年五说》(《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第二期),参与讨论。
    廖仲安的《陶渊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全书内容分八个方面:(一)时代、家世、青年时期;(二)从出仕到归田;(三)《归去来兮辞》和《归田园居》;(四)归田以后的生、活;(五)《饮酒》二十首;(六)《桃花源诗并记》;(七)晚年的生活;(八)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此书写于两次关于陶渊明大讨论之后。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以评传的方式,一一给予回答和解释;又具有语言质朴、立论稳妥,深入浅出的特点,使陶学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从中受益。受到大陆、台湾和日本读者的欢迎。此书在大陆有两个版本;在日本也出了两版。
    吴云的《陶渊明论稿》,于1981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十二篇论文组成。书后附有《陶渊明年谱》和《陶渊明研究论文、专著索引编目》(后者由北京图书馆阎万钧先生编写)。
    《陶渊明论稿》一书,不是对陶渊明及其著作的全面论述,而是就陈翔鹤在《文学遗产》编辑部所编的《陶渊明讨论集·前言》中指出“谈得很不够”的问题而写的。陈翔鹤说,“在讨论(指1958年秋到1960年春)谈得很不够(重点号为笔者所加)的还有下面一些问题:例如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究竟占有何等地位;他在文学发展上所起的作用;陶诗的艺术风格,如他对《饮酒》二十首、《拟古》诗九首、《咏贫士》七首等作品的评述分析都很不够。”吴云撰文恪守一条原则:别人谈得多的问题少写或不写;别人谈得少或没有谈的问题多写。为此,他写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风格与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初探》、《〈拟古〉诗九首浅论》、《〈闲情赋〉散论》、《陶文的艺术性》等。有几篇文章,别人虽然谈得不少,但他感到有些新意,于是又写了《陶渊明作品反映出的社会诸矛盾》、《从陶渊明的归隐看他的政治态度》、《“贫富常交战”——试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上述情况乃是《陶渊明论稿》的特点之一。《陶渊明论稿》的特点之二,是全书用半数以上的篇幅,对渊明诗文进行艺术分析。全国解放后,两次关于陶渊明大讨论,绝大多数论文和著作其重点都放在思想性方面。鉴于此种情况,吴云的《陶渊明论稿》,对诗、文分析时则向艺术性方面倾斜。李华(江西社科院)在谈及吴云研陶情况时指出,“几十年来吴云先生不仅研陶著作成果斐然,独树一帜,而且还对众多陶著书评,倾注着满腔热情,推澜陶学。他曾先后为lù@②钦立、王瑶、李华(首都师大)、唐满先、魏正申五位陶学家的六部研陶著作写过专题评论;对陶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受到了陶坛学人的好评。”(注:《九江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钟优民在《陶渊明论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5月出版。该书从十个方面评价陶渊明:东晋的社会面貌、陶渊明的家世、陶渊明的经历、陶渊明的政治倾向、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的咏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的哲理诗、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文学上的地位与成就。钟的《陶渊明论集》的突出特别是全面评述了陶渊明为人及其创作。
    钟优民的《陶渊明论集》中提出一个新观点:“我们既不能同意源于儒家、或源于道家、源于佛家之类的简单概括,也不满足于‘援儒入道’、‘外儒内道’、‘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净化’之类的抽象总结。考察陶渊明的作品,在哲学思想上对他影响最深的当首推司马迁,千百年来似尚未有人论及这一点。”(注:《陶渊明论稿》第188页。)此说虽未得到陶学界的认同,但仍不失为一家之言。此外,钟优民对渊明哲理诗的论述,也较为精辟。遗憾的是,由于钟书仍未摆脱“文革”中极左思潮的影响,故在评论前人研究成果时,多有偏颇之词。例如,论及渊明美学观的形成时,钟书从梁启超的《陶渊明之文艺观及其作品》一文中引录一段话之后,便评论说:“(梁)对陶渊明内心世界的洞察可谓细腻入微,但只强调陶渊明性格上孤芳自赏、柔弱多惭的一面,对其耿介不阿、刚强不屈的一面则充耳不闻,未免失之片面。同时,离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仅从天赋禀性方面探讨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更是资产阶级学者(重点号为笔者所加)研究历史的错误方法”。(注:《陶渊明论稿》第71-72页。)又如钟书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资产阶级从其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和本阶级审美趣味出发,又转而强调陶渊明的‘和平’、‘静穆’的一面,并把它作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加以宣扬。”(注:《陶渊明论稿》第259页。)这段话虽然未点名,但陶学研究者一看便知道,钟书所批判的是朱光潜先生。在这里钟不仅把朱光潜视为“资产阶级学者”,还把批判他视为“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这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学术价值。钟书还轻易否定前贤和今人已有的成就,往往把自己放在首创的位置上。他说“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前人尚无系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陶渊明思想的一个新的课题。”(注:《陶渊明论稿》第69页。)关于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如“真”、“朴”、“自然”等古人谈得很多;近代王国维提出“境界”说、“隔”与“不隔”的美学概念;特别是朱光潜在《陶潜明》中,全部文章运用美学思想来分析陶渊明的为人和作品。对此,我们是不能视而不见的。
    李华的《陶渊明新论》,于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廖仲安先生写《代序》。全书由五部分组成:(一)考释篇,内收论文六篇;(二)阐微篇,内收文章五篇;(三)思想篇,由收文章三篇;(四)艺术论,由收文章五篇。“这本《陶渊明新论》既有考释,又有阐微,既论思想,又论艺术,还有年谱辨证。从这一系列论文里,不难看出他在研究方面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功力。而且他的确是熟读陶诗,领会其中丰富多采的内涵,并熟悉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以他无论是在义理,还是在词章、考据方面,都有多少不等的创获。”(注:廖仲安《陶渊明新论·代序》。)李华《陶渊明新探》的最后三篇论文:“《陶渊明与阮籍》、《陶渊明与孟浩然》、《陶渊明与王维》,乃是全书压轴之作。文章用比较的方法将陶渊明与阮籍、孟浩然和王维进行比较研究,从比较中论述作家的异同,这就显得深刻而有说服力。
    李华的《陶渊明诗文选》,于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乃建国后较早的诗文选本,曾一版再版。在该书基础上,李华又认真修订,增加诗文入选篇幅,以《陶渊明选集》为书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此书已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中,足以见其影响和价值。李华还主编了一部《陶渊明诗文赏析集》,由巴蜀书社出版。此书的最大特点是,编者邀请全国绝大多数研陶者撰稿,以保证书的质量。该书为陶学研究史上不可多得的编著。
    魏正申的《陶渊明探稿》,于1990年由文津出版社出版,书前有吴云的《序》,书后有陈忠《跋语》。此书的主要特点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得之见。例如:“(1)入仕、归田:入仕带着从政和从文的双重目的;归田并非隐居,是从政不可得的转志,是从事诗文创作事业。(2)追求诗文创作:有事业感和自觉意识。(3)艺术风格,除平淡、自然、金刚怒目的风格外,尚有幽默风格。(4)交友:友朋观;颜延之并非陶渊明挚友。(5)述贫与述耕:述贫并非真贫,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