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隋唐时期的风水名流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
“魏晋文学自觉”辨
从嗜酒之风看魏晋文士的…
魏晋玄学与山水田园诗的…
两汉魏晋“以舞相属”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学…
从《世说新语》解读魏晋…
最新热门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5)

时间:2009-8-8 16:49:05  来源:不详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诗申描写面对麦茧丰收的喜悦,却“不望入口复上身”,因为他们的收成都要缴纳给官府。只要不再穷得到城里卖掉耕牛,不被抓到县衙门去辱骂拷打就是很大的快乐了。以“乐”来写农家之苦,立意精巧,讽刺深刻,是为田园诗中的杰作。

    张籍(约768一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今安徽和县乌江)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官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国子司业。其诗语言通俗易晓,景真情切,朴实自然。又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诗,极富民歌风味。他有几首田园诗写得相当不错。如{江村行}是反映江南水乡农民的劳动生活的: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就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为疮,山虻绕衣飞扑扑。

    桑林椹黑蚕在眠,妇姑采桑不饷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申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作者本来就生长在水稻产区.的贫困人家,长期与农民接触,比较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因此将南方稻田劳动的艰苦辛劳情形描写得真切细致,生动自然。而他的另一首《野老歌》更是尖锐地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

    “老翁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斗,船中养犬长食肉。”

    此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山区老农耕种三四亩山田,收入不够缴纳赋税,到了年底家徒四壁,只得上山去采集野生橡树籽来充饥。而来自南方西江的商贾船上不但有成千上万的珠宝,连船上养的狗都天天吃肉,当时的穷苦农民真是人不如狗。

    张籍还有一首《牧童词》也写得很妙: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呜。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牧童天真浪漫的放牧生活。前八句绘声绘色,使人如临现场,仿佛听到牛犊呜叫、牧童吹响芦叶的声音。末二句借牧童呵斥相斗的牛犊,小心官府截掉你们头上的角!据说北魏时,拓拔辉出任四川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油脂滑润车轮,便派人到处生截牛角熬油,吓得百姓不敢放牛。张籍借用这个典故揭露统治者的专横霸道,反映了人民怨恨官府的情绪。其尖刻和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刘禹锡(772一u2年),字梦得,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任过监察御史,累官至太子宾客、检校札部尚书。他与柳宗元、白居易等人友好,人称“刘柳”和“刘白”。他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官吏,对各地风俗民情比较了解,所写的诗歌也內容充实,含义深刻。他在广西连县任上曾写了一首(插田歌}:

    “冈头花苹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苎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返,赤鸡呜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诗前原有小序:“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插田即插秧,该诗描写广西连县农民在“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的水田中插秧劳动的情景,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互相打闹开怀大笑,。忽然来了一位地方小吏,去了一趟京城便自吹自擂起来,被农民们嘲笑了一番,颇具喜剧色彩。写得别开生面,生动有趣。

    刘禹锡还写过一首《葡萄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