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中华民族进化(演化)模…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复兴中华的点点滴滴之
最新热门    
 
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

时间:2009-8-8 16:49:33  来源:不详
   文化研究是本世纪中国学术的热门话题,随着新世纪即将来临,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走向,备受海内外学人的关注。今天。我们在香港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召开“中华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挖掘其精华与现代价值,对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进而对人类文明进步提出前瞻性判断和建设性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勤劳勇敢、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中华民族,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它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秦汉以降,中华文化远播日本、朝鲜、越南、中亚等邻邦,无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主导着东亚文明的进程。中国以造纸、刻版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地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科学进步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与东西方文化的直接对话,以孔子儒学、老子道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沃尔弗的古典思辨哲学,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自然神论,魁奈、杜尔哥的重农学派以丰富的养料和深刻的启示,启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和近代文化的诞生。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和园林建筑风格精致柔和,纤巧优雅,令西方社会折服;在器物文化、建筑艺术、戏剧绘画等领域激发起竞尚“中国风格”的热潮。并开辟了一个与巴洛克风格迥然不同的“洛可可”(Rococo)艺术新时代。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实厚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坚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可以预期,进人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应有贡献。下面,我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阐述其对环境保护、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
    带着20世纪的辉煌,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20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然而,当人们在赞叹和享受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肘,却分明感受到工业革命以来,以欧美国家为代表、以追求物质财暂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弊病的危害。“高投入—高效率—高消耗—高污染”几乎成为规律,结果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灾害频繁,资源枯竭。这种发展模式,还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和人文价值精神的退化,并与部分地区的贫困、疾病、暴力、战争、核威胁、恐怖活动等相交织。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人们在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反思。认为,只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性行为、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1972年和1992年,联合国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里约热内卢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和“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是致力于在全球确立新的文明观和新的发展观,协调入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始创于50年代的生态伦理学,则代表着新的道德观,强调以平等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以协调为宗旨的道德目的。
    个人认为,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论和“仁民爱物”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论,乃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易。乾卦。文言)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视“天人合一”为理想境界。孟子认为“人”、“天”相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解释略有不同,但从现代意义上去理解,无非都是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一个整体的关系,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和“人为”的合一。在中国人看来,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也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天生蒸民”,人生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识的人,可以“知天命”——认识和掌握自然客观规律。虽然中国人也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体现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情况下,人们对自身的主体精神的呼唤和肯定。而在此同时,中国人则又强调,在人们“知天命”之后,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与万物齐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自称他50岁“知天命”之后的岁月,能“耳顺”、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天地一刍狗”,故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一切,无不顺应自然、合乎自然;墨子主张,人们在自己的首领的率领下,逐级“尚同”,最后“尚同”于“天志”,把人的主观意愿与客观法则统一起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而和谐的关系。


    人与天地万物是同一的,平等的。正是从这一理论基点出发,中国古人主张“仁民爱物”。在人与人关系上,与西方的“自我中心论”不同,中国古代墨子讲“兼爱”,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强调人类应有爱心,善待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友爱互助而不伤害他人。这其中体现的是人际间的平等,不以牺牲他人而求得自己发展的朴素的道德原则。中国古人不仅主张“仁民”,而且还要“爱物”;不仅“泛爱众”,而且还要“泛爱物”。
    关于“仁民爱物”的思想,宋明时期的思想家说得更明白。张载认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船山对张载的思想解释说,  “人皆天地之生”,不能不以天地为父母,故要“体天地面仁民爱物”,具体是说,对于“民”,因是“吾同胞”,故“必友爱”;对于“物”,因“与之交”,故“必信睦”。因而,王船山明确地提出,“于民必仁,于物必爱”④。
    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与“仁民爱物”论,虽然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是一种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与朴素的自然伦理,但是可以肯定,经过改造、充实、提高,益以新义,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诠释”,将是可以成为21世纪新文明观、新道德观的理论来源的。
    如果说,15、16世纪的欧洲,为解决人与神、君权与人权的问题在西方产生了第一次文艺复兴。那么,在未来的21世纪,为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问题,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以交流与融合为特征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开创一个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高层次的文明时代。历史将会证明:中华文化的许多观念(如前述的“天人合一”观),必将成为人类的共识,进而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的普遍理念。中华文化将越来越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历史作用。
 
 
注释: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庄子.齐物论)。
③  (春秋繁露)。
④  {张予正蒙注.乾坤篇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