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从贞观之治看中国封建帝…
最新热门    
 
《贞观政要集校》叙录

时间:2009-8-8 16:50:48  来源:不详
其篇目、编次各本(钞本南家本、菅家本、写字台本,刊本元刻、明本、韩版、戈本)多所不同。依据现今所见最早完整著录《贞观政要》篇目的书目――《玉海》所引《邯郸书目》(北宋编成),编次《贞观政要》10卷40篇。同时,保留刊本卷二《直谏》附、卷八《禁末作》附两个附篇。钞本写字台本卷第四,编为全书附录,以供参考。

 

                                                             2000年11月28日初稿

                                                             2001年 3月28日改定

 

 

  《贞观政要集校》全稿送交出版社之后不久,得见池田温教授发表《<贞观政要>之日本流传与其影响》(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6卷,1-29页),拜读过后颇感欣慰。笔者集校《贞观政要》所据海内外钞本、刊本,除池田教授文中谈到菅家本系菅原长亲写本转写之一的杨氏观海堂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未能见到外,再没有遗漏。这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启发博士访日期间代为广泛搜集的种种努力。

  在谈到《贞观政要》钞本流传时,池田教授虽然认为笔者先前发表《再论<贞观政要>的成书问题――日本学者原田种成“两次成书说”难以成立》(《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4期)“提出几点正确启发性所论”,却依然坚持“中宗朝进书说宋人已采之,牛致公教授认为表文即上中宗者,与推定初撰本古钞本载表吻合。表与序不必惟一次同时所作,神龙中撰表,开元17年以后撰序,经钞本多种混淆流传,后世或载表或收序,又时并揭。……”

  所谓“中宗朝进书说宋人已采之”,上文已有考证:“北宋时,根本没有中宗时进书的说法。”至于所引其他学者的看法,在池田教授所见拙文《再论<贞观政要>的成书问题――日本学者原田种成“两次成书说”难以成立》以及先前发表的《试解<贞观政要>成书之“迷”》(《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中早已辨明,不再赘述。

 

[1] 《直斋书录解题》卷5《典故类》。
[2] 《玉海》卷49《政要宝训类》。
[3] 《四库全书总目》卷51《杂史类》。
[4] 《新唐书》卷206《武三思传》。
[5] 《隋唐嘉话》卷下。
[6] 《资治通鉴》卷209唐睿宗景云元年七月。
[7] 《旧唐书》卷101《辛替否传》。
[8]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史臣曰”。
[9] 《文苑英华》卷579。又见《全唐文》卷298。
[10] 《文苑英华》卷381苏颋《授吴兢谏议大夫制》。又见《全唐文》卷250。
[11] 《资治通鉴》卷211唐玄宗开元五年九月。
[12] 瞿林东《论吴兢》,《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
[13] 如果用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则《吴兢传》“历卫尉少卿、左庶子”在3182页,即右边的一页;《韦述传》马怀素受诏编次图书,奏用“卫尉少卿吴兢并(韦)述等二十六人”则在3183页,即左边的一页,很容易对读。
[14] 《册府元龟》卷554《国史部·恩奖》。又见《全唐文》卷298。 
[15] 《册府元龟》卷554《国史部·恩奖》。又见《全唐文》卷40玄宗《报吴兢书》。
[16] 《册府元龟》卷554《国史部·恩奖》。
[17] 《唐会要》卷64《史馆杂录下》。《新唐书》、《资治通鉴》均载此事,文字稍异而已。
[18] 《新唐书》卷132《吴兢传》。
[19] 《资治通鉴》卷214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
[20] 汪篯《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0页。
[21] 《全唐文》卷298。
[22] 《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又见《全唐文》卷298。
[23] 《资治通鉴》卷213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四月。
[24] 《唐会要》卷63《在外修史》。
[25] 《旧唐书》卷102《吴兢传》。
[26] 《文苑英华》卷381。又见《全唐文》卷250。文字全同:以“前行尚书水部郎中兼修国史上柱国长垣县开国男”吴兢“可守谏议大 夫兼修国史,散官、勋如故。”
[27] 《玉海》卷49《天圣三朝宝训》。
[28] 《宋史》卷291《李淑传》:“博习诸书,详练朝廷典故,凡有沿革,帝多谘访。制作诰命,为时所称。”《直斋书录解题》卷8《目录类》:“《邯郸书目》十卷,学士河南李淑献臣撰,号《图书十志》。皇祐己丑自作序”。
[29] 原田种成发表最早的论文,《本邦传来的<贞观政要>古写本研究》,日本《中国学会报》第9集,1957年。代表性论文,《贞观政要之研究》,吉川弘文馆,1965年。系统的校勘本,《贞观政要定本》,[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1962年。系统的校释本,《贞观政要》(上、下),[日本]明治书院,1978-1979年。下引原田种成观点,均出以上论著,不再另注。
[30] 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31] 牛致公《试论<贞观政要>的中心思想》,《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以下引牛致公文,均出此篇,不再另注。
[32] 《全唐文》卷251。
[33] 《册府元龟》卷545作景龙三年,《通鉴考异》据吴兢上疏,“而兢疏云:‘陛下登极,于今四禾念。’则是明年所上也。”当以景龙二年为是。
[34] 《全唐文》卷298。
[35] 《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又见《全唐文》卷298。
[36] 《新唐书》本传均不载二人封爵的具体时间,但《旧唐书》本传却非常明确地写着二人封爵的年代。当时普遍不重视《旧唐书》,因而不知二人封爵具体时间。还是先前多次说过的那句老话:《新唐书》“文省于旧”的地方,一定要与《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等核对。
[37] 《旧唐书》本传不载吴兢为太子左庶子的时间,而《新唐书·吴兢传》明明白白地写着:“丧终,为太子左庶子。开元十三年,帝东封泰山……”《资治通鉴》开元十三年十二月,有“左庶子吴兢上表”云云。
[38] 《论吴兢》1988年3月“作者附记”,《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43页。
[39] 《旧唐书》卷99《张嘉贞传》。
[40] 《旧唐书》卷98《源乾曜传》。
[41] 《新唐书》卷132《吴兢传》。又见《全唐文》卷298。
[42] 《唐会要》卷63《在外修史》。又见《全唐文》卷298。
[43] 《资治通鑑》卷213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四月、开元十六年二月。
[44] 《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列传》。
[45] 《唐明皇与杨贵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4-186页。
[46] 原载《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
[47] 《文苑英华》卷168玄宗《千秋节宴》。
[48] 《文苑英华》卷168张说《奉和千秋节应制》。
[49] 《旧唐书》卷149《蒋乂传》。
[50] 《郡斋读书志》卷9《书目类》。
[51] 《新唐书》卷132《蒋乂传》。
[52] 汪应辰《文定集》卷10《跋贞观政要》。
[53] 《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
[54] 《影旧钞本日本国见在书目》,《古逸丛书》之十九。
[55] 各本奥书、《日本访书志》著录,详见书后附录“日本现存钞本著录及奥书”。
[56] 参见[日本]木宫泰彦著  [中国]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1、93页。
[57] 《元白诗笺证稿》第五章“新乐府·七德舞”,第135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按:白居易较蒋乂晚20年左右,所见《贞观政要 》显然是蒋氏家藏《贞观政要》流向社会者,因而与戈直本不尽相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