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基督教在唐代
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宗教…
超越的循环:基督教、现…
基督教文化对五四时期文…
最新热门    
 
基督教爱的伦理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09-8-17 11:31:52  来源:不详
态;他的身体是灵魂的仆人;且是一个做得最多而要求最少的好仆人;他的利己和利他的冲动和行动都很好地平衡着。一句话, 当他是一个有德性的人的时候,他正在实现至善。”[12] 善的生活是生命全面发展的有德性的生活,而至善则是生活意义的最高追求。就德育而言,追求“至善”的道德理想具有人生的导航作用,其既是德育的方向,又是德育的动力。

    2、在道德标准上,信守爱的道德规范
  这一层面的“爱”采取“这是你应做的”绝对命令式。在这一层面,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以绝对的命令式来服从“爱”的诫命。基督教伦理中为教徒制定了种种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旧约》中的“摩西十诫”。十诫揭示的内容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人类群体的维系,它起着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与世俗道德相协调的作用。在基督教伦理中,十诫成为人们按照上帝的“旨意”衡量自己行为的第一价值坐标。十诫中蕴含的可知性、道德的完善性以及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为萌动的文明提供了道德与精神的内在构架。神圣价值与世俗价值完满的结合,又产生出两个层面的效应:一方面,通向超越的实在,神圣力量成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尘世中人在上帝的关照和监督之下达到心灵与行动的统一,从而去完成一项项具体的道德规范。十诫的世俗性内容又可视人生的基本规则,其基本宗旨是行善避恶。十诫保证了人与人之间最低限度的关心和尊重,其释放的道德能量,要远远超出世俗的道德规范。因此,它不仅成为基督徒道德行为的圭臬,也得到世人的认同。剔除其神秘的、非理性成分之后,它在今天的世俗生活中同样具有道德规范作用。
  3、在心性层面上,树立爱的道德信念
  这一层面的“爱”强调对上帝神圣性的顺从。但这种顺从不是外在的律法命令,而是内心做善事的一种渴望;不是外在的行为符合某些规定的标准,而是内心因爱所产生的自主的、独立的意愿,是超越于法律和规范的一种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体的能动品质,是独立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具有自律性的特点。这种品质使得个体能够自主地选择或做出正确的行为。即使在没有外在的具体规范、制度约束的情况之下,基本的道德信念也可能引导个体自主地寻求和实现应有的道德价值。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某种道德信念,这种信念就会自觉地支配他的行为,使他的道德行为成为不受外力监督而自愿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也成为超功利性的高尚行为。道德信念虽然不能直接规范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不具备可操作性的特点,但它的自律性和超功利性不但能为法律规范的履行提供自觉的精神保证,而且还能超越现行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局限性,通过对现实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反思和批判,以理想性目标引导社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建立爱的道德信念与要求,重塑精神追求,以理智控制欲望,并以此来约束人的行为。
  4、在道德感情上,培养爱的道德情感
  这一层面的“爱”是需要道德情感的推动而实践的伦理原则。基督教之爱与世俗道德之爱的区别在于它以“上帝之国”为精神来源和超越性目标并将其升华为无私的爱。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个体对人或事物深厚真挚的感情,这种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养成十分重要。心中有爱的人充满同情,乐善好施,扶贫帮困,见义勇为,他们爱自己、爱他人、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懂得爱的人,才可能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爱。爱是人类共同共通的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因。爱的情感是提升个人和群体的精神最好的原材料,因此,我们学要培养爱的道德情感。而这种情感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