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涓生和子君人物形象之比…
君子知命,善俟其时
驳斥某网友写的《孔子的…
君子问凶不问吉
孔子到底长啥样?民间发…
中国学者探讨用孔子与国…
周润发演孔子很“靠谱”
周润发自称和孔子背景相…
从《论语》看孔子的心智
最新热门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时间:2009-11-7 11:16:05  来源:不详
的独立、自由发展的倾向和“礼”对“仁”的辖制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

由于孔子的道德思想本身就蕴含着对等级制的确认和维护,由于孔子无法想象一种超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社会秩序和生命形态,所以孔子的道德思想中没有包含纯粹的个人道德的内容。道德的实践过程与实践者的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实践者在道德实践中的成就也主要体现为由被统治者向统治者的转化过程。而在西方的道德文化中,人从事道德实践的目的乃在于过一种优良的生活,而政治的作用在于实现人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在更高层次上,道德始终居于政治之上,对政治的目的和形式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制约。

孔子曾感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明孔子自己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应在于求得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虽然自命为社会的统治者,但它与社会其他阶层一样,始终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儒家对礼仪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能有一技之长以谋取衣食。孔子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的学生,君子之所以谋道不谋食,乃是因为“学也,禄在其中”。只要勤学苦读,自然就会取得官职,从而也就有了统治别人的资格和稳定的生活保障。他所倡导的道德永远受制于外力,永远不能摆脱物欲的牵绊和对权力的依附。在人类的各种早期文明中,以利害作为推行某种道德的中介是普遍的现象。但问题是,由于始终保持着对道德自身独立性的高度自觉,西方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最终在历史的反思中摆脱了早期的那种粗陋混乱的状态,进化为一种纯粹的、与人们的其他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的形态。而儒家伦理,由于从未经历过类似于西方思想发展的反思阶段,因此它内在的杂质也就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在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道德的态度依然是实用主义的,道德选择还处于混乱与功利之中,始终未能窥见那洋溢着自由精神的、以至善本身为目的的纯粹道德境界。今天,孔子所倡导的道德观逐渐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合乎人性、更能对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积极指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必然会将它所取代,而这正是我们寄以希望并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07.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3]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2.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