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文化现代化与现代公民…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
论章回小说中的人格悲剧
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
从《世说新语》解读魏晋…
名教、自然与魏晋士人的…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
诗化时空的绝唱  —张若…
最新热门    
 
诗化人格与玄远人生——论嵇康主体人格的审美建构

时间:2009-11-10 11:12:14  来源:不详
集中体现音乐美学思想的《声无哀乐论》,以及众多关于琴的诗,都说明音乐不仅是他生活的主要乐趣,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嵇康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高”[2](《琴赋》P30)。他不仅精通琴道,是一位杰出的琴师,而且,他还以非凡的感受力去体验音乐之美。请听这把雅琴的妙音:
  “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2](《琴赋》P32)
  “嘤若离昆鸟鸣清池,翼若浮鸿翔层崖。……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娇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2](《琴赋》P34)
  琴禀受大自然之孕育,其声亦具有大自然的气质风采。琴声本可闻而不可见,但嵇康以一个音乐家的审美感受,发挥他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将变化多端的音乐形象以自然万物的雄伟壮丽、飘逸灵秀、千姿百态描绘出来,在起伏变化的乐音中听出了无限丰富的审美意蕴。他让生命自由地奔放于“自然之和”的琴声中,把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融汇于充盈着大自然之灵气的“雅声”中。正是在这长久的审美体验中,嵇康提出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2](《声无哀乐论》P66)“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2](《声无哀乐论》P72)他将“自然之和”视为音乐之本,只有抛弃人的喜怒哀乐、在非功利的状态中才能体悟到琴声的美妙,欣赏到音乐的美,这与儒家正统的乐论完全不同,从此,中国的乐论有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的音乐思想出现了一个转折。 
  嵇康一生与琴相伴,琴是构成他诗歌审美意象的重要因素: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2](《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P10)
  “琴瑟在御,谁与鼓弹?”[2](《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P11)
  “弹琴咏诗,聊以忘忧。”[2](《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P11)
  “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2](《酒会诗》P26)
  “抱琴行吟,弋钓草野。”[2](《与山巨源绝交书》P38)临刑前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3]P229。琴是对个体美好人格被毁灭的控诉。
  嵇康在琴声中诉说着知音难觅的悲哀,排遣着忧思难解的孤寂,洒落着人生的欢乐与痛苦,既在琴声中过着自得其乐的朴素生活,也在琴声中追寻着与道冥一的玄远境界。他将审美的目光投入现实生活,将玄学的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生,从而将现实人生变为审美的人生。他不愿做与世隔绝的隐士,也不愿过金玉满堂的豪奢生活: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2](《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P11)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2](《幽愤诗》P13)
  “文明在中,见素抱朴,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2](《卜疑》P45)
  他不逃避现实也不脱离现实,就在现实人生中执著地实践着他的审美人格,他的人生理想现实而简单,朴素而美好:“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2](《与山巨源绝交书》P40)他只想象普通人一样,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做自己喜欢的事:弹琴、饮酒、赋诗、交友、养生,在朴素的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个性,在平淡的日子里体验美好人生。这个愿望如此普通,如此美好,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又是对世俗名教不屈的反抗与对自然原则的执著追求。审美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