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文化现代化与现代公民…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
论章回小说的人格探索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
论章回小说中的人格悲剧
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
从《世说新语》解读魏晋…
名教、自然与魏晋士人的…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
诗化时空的绝唱  —张若…
最新热门    
 
诗化人格与玄远人生——论嵇康主体人格的审美建构

时间:2009-11-10 11:12:14  来源:不详
。嵇康以无“私”为君子的最大特征。无“私”即不匿情,不匿善,“私”指人有各种思想感情,各种欲望,各种所求。“私”与“公”相对,“公”即出于自然本心。无“私”即不隐瞒人的各种真实想法,坦诚地说出来。无措,即无论是非都要襟怀坦荡;通物,即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意愿与志向,君子遵循的是自然之性。嵇康的意图仍是针对名教名不符实产生虚伪所做的理论探讨,反对名教的束缚而返归自然之性。他提出君子“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 
  心无所矜,而情无所系,体清神正,而是非允当。”[2](《释私论》P87)自然的人格任心行事,不匿不隐,不以一己之好恶评判是非,不以名教衡量行为是否允当,更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这种坦诚宽容、公正自然的人格精神,既是对名教的否定,又是对传统儒家人格的怀恋,也是对道家自然人格的向往。嵇康责备山涛举荐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认为君子“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2](《与山巨源绝交书》P37)嵇康正是按自己的人格理想——君子实践着现实人生,他本身就是“君子”的现实化。在荣利之心日竞,任实之名不显的时代,这种人格理想显得不合时宜而又超凡脱俗,这就把自己摆在了世俗的对立面,不为世俗所容,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嵇康还在诗中多次以老庄思想描绘了“君子”人格形象,其诗云: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为宅。”[2](《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P11)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2](《述志诗》P14)
  “绝志弃学,游心于玄默。”[2](《重作六言诗十首代秋胡歌诗七首》P18)
  “至人存诸己,隐朴乐玄虚。”[2](《五言诗三首答二郭》P23)
  “婉娈名山,真人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2](《四言》第十首P27)
  这个抱朴守真、善于体道、善于养生的“君子”,与那个“恢廓其度,寂寥疏阔。方而不制,廉而不割,超世独步,怀玉被褐”[2](《卜疑》P43)的“宏达先生”分明是同一人格,他清醒正直、是非分明、抑恶扬善,既是嵇康理想人格的描绘,又是嵇康现实人格的写照,道家的玄远与现实的人生在他身上合而为一。对嵇康而言,体道是一种自然、平静的生活方式。他以自然的方式接受外物,既不主张灭性灭情,也不让身心为外物役使,他在生活中修身养性、体道悟道:“耕而为食,蚕而为衣,衣食周身,则余天下之财。犹渴者饮河,快然以足,不羡洪流”,[2](《答难养生论》P55)“感而思室,饥而求食,自然之理也。
  诚哉是言!今不使不室不食,但欲令室食得理耳。”[2](《答难养生论》P56)他把身心置于香草、甘泉、朝阳的培育中,置于音乐之和中来提高精神境界。他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贴近自然,在自然中拥有一个独特的生存空间。从他的生活情趣所体现出的精神境界来看,这已是一种审美化的生存方式。他的理想人格在弹琴赋诗、弋钓草野、绝巧好锻、服食养生、亲情慰藉的生活体验中实现。他在弹琴垂钓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在悠然自得中体会着得意忘言的玄意;在饮酒赋诗中诉说着人生的哀乐;在亲情友情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养生养神中体验着“大和”之乐与“恬澹”之味,在生命的自足与完满中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体道悟道中体验着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这比阮籍站在此岸虚幻彼岸与道冥一的境界更富有生活气息,也更亲切生动。因此,罗宗强说嵇康“是在淡泊朴野的现实生活中进入庄子式的人生境界”,“把庄子的纯哲理的理想境界人间化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