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文化工业理论生成的…
浅论约翰·费斯克的大众…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走出镜…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
中华根祖文化(1)
中华根祖文化(2)
中华根祖文化(3)
“超女文化现象解读
论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论产业化时代的精神文化…
最新热门    
 
文化工业:虚假的同一性

时间:2010-10-10 11:23:08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文化工业 同一性
  [论文摘要]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具有批量化、规格化、机械复制等特征的文化工业呈现出一派虚假的同一性。文化工业产品所呈现的这种虚假的同一性,扼杀了文化艺术创作的个性及创造性,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虚假的个性,而真正的个性、风格则被扼杀了。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揭示了文化工业所具有的欺骗性、操控性及意识形态统治特征。本文对此略作阐述。
    一、文化工业产品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
    文化工业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虽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这一切都是技术使然。
    大众文化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生产完全是类似于工业生产流程的方式方法进行生产。生产前对市场需求的调查,资金的收益比例,以及如何引导消费等完全引人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者按照既定的模式从生产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批量的拷贝、唱片、录音带和流行小说、杂志等。艺术用技术化方式摧毁了梦想,断送了风格。推动文化工业的动力再不是艺术家们生机勃发的灵感和为某种神圣使命催发出来的创作欲望,而是市场的需要和商业利润。大众文化的制作者们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不断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类似方便面似的适合批量生产的廉价的易消化、无个性风情的作品,只管让你吃饱,顾不得你是否吃好,更谈不上让你有选择的余地和空间。这种无差别地一再复制、传播……模仿成为文化工业的样板、时尚,所有的新生事物都被排除在外,内容的风格被堵塞和冻结。法兰克福学派将文化工业所呈现的这种生产方式称为标准化、齐一化或程式化。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一种缺少独特的内容与风格,但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诸如独幕剧、短篇小说、问题电影或流行歌曲这样的僵化模式,都是自由主义品味的标准化、平均化类型。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祟高。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融到文化产品的程式化和齐一化模式的表现中,每一个体极富有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都因顺从这种齐一化模式而变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祟的样板生活的拷贝。艺术作品被彻底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
    霍克海默、阿多诺由此认为,无论从微观上还是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是相似的,文化作品无处不显露出当今的文化生活所具有的标准性、齐一性,似乎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签,使得电影、广播和报刊杂志形成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都能取得协调一致的系统,“甚至对那些政治上针锋相对的人来说,他们的审美活动也总是满怀热情,对钢铁机器的节奏韵律充满褒扬和赞颂。”川可以说,文化工业使一切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整体和局部从属于同样的格式。所有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风格。“不但颠来倒去的流行歌曲、电影明星和肥皂剧具有僵化不变的模式,而且娱乐本身的特定内容也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它的变化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变化。”〔’〕所有的局部、细节以及各个组成部分是预先就被规定好了的陈词滥调,可以调换在任何地方。
    为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