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乐章集》中人性意…
试析红塔区文化信息资源…
试析旅游资料汉译英应把…
试析建筑设计对当前文化…
试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试析文化信息网格研究
试析四川文化信息网站建…
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
试析商务广告翻译中文化…
试析社区乡镇“共享工程…
最新热门    
 
试析论等效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

时间:2010-12-13 12:24:15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等效论 文化信息 流失
  论文摘要:自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的评价各异。本文对“等效论”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疏理,从跨文化交际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等效论”在实践操作中的语用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会导致大量的文化和语言信息的流失。
  一、等效翻译理论的提出18世纪末,美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F·肠tier)在他的《论翻译的原则》(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里曾对翻译作过这样的描述:“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人另一种语言,从而使这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人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其程度和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由于他的理论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被译介到我国,所以,人们虽然对他的“三原则”比较熟悉,但对于未被他列人“三原则”之中的等效观并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1862年,麦休·阿诺德(Mathew Arnold )在其文艺批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阐述:“翻译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应该与原作对其最初读者的影响一致” 1957年,诺克斯(R.  A.  Knox)在其On English Trans-lation(《论英语翻译》)一书中也主张译作应该“读起来与原作一样能给读者产生相同的兴趣和快乐”。毫无疑问,这些对理想翻译的设想都是建立在一种对穿行于不同语言文化中的、作为桥梁与媒介的翻译活动本身最好的期待上,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语言的可译性与共同性。事实上,在泰特勒、阿诺德等人看来,不同语言之间具有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因素或特点,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是可行的。在语言的形上层面,这些因素或特点具有某种程度的“等效性”,而翻译的任务即是以不同的语言将这种“等效性”表达出来。
    将“等效论”作为一个完整理论提出的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 ) 0 1964年他在《翻译学初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更是第一次明确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从而确立了“等效论”的基本内涵。1969年,奈达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动态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 (mss),使“等效论”进一步地明确化。到了90年代,奈达对于“动态理论”又有了新的阐述:“在这种翻译(动态翻译)中,不必担心接受者语言信息是否与原语语言一致,它们之间是动态关系,即接受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语接受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保持一致”。在奈达的“等效论”看来,译作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必须与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一致。而这个相同或相似的效果最终是以译语读者对译作的反应作为检验的主要标准。这样,翻译活动就从传统单纯的线性语言转换活动转变成具有交际功能和负载了等效信息的语言编  码、传递、解码和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