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WMA:中国文化产业的…
试析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
试析典籍英译与文化意识…
试析“温情与敬意”的大…
试析韩剧热见证中国文化…
试析从中国文化失语症反…
试析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提…
试析妇女为本——反家暴…
试析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
试析从《中国文化与基督…
最新热门    
 
试析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

时间:2011-01-19 01:15:15  来源:不详
种文化的共识和差异,缺乏对跨文化知识的认知,也将导致文化误读。例如,学生对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学生对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屡建奇功,受封于齐地的故事却了解不多,学生往往根据其字面意思将“right-hand  man”理解为“右手边的人”。殊不知在目的语文化中,"right   -hand man’,意为“左膀右臂、得力助手”。《西厢记》“红娘”在中国文化中表示促成美好姻缘的媒人,通常带有褒义。学生常常将英语中的“go - between和match -maker”与之对等,殊不知在无意之中产生了文化误读。因为在西方文化中,"go -between和match -maker’,除了表示“媒人”,还有“中间人、捐客”的含义。很显然,二者在文化涵义上不完全等同。

   三、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
    综上所述,文化误读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时常发生,而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和中国英语能力薄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英语专业文化课程教学除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培养,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能力和中国英语能力,以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一)英语专业文化课程教学现状
    虽然《大纲》已将文化列为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但是现行的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却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即偏重于目的语文化教学而忽视母语文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课程设置失衡。各学校大量开设诸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目的语文化课程,而有关母语文化的课程仅有《中国文化概论》。第二,教材、资料失衡。为了追求英语的原滋原味,英语文化被大量引入英语专业教学。专业英语教材中反映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追求英语的原滋原味,目的语文化被大量引人英语专业教学,而反映中国文化的语言材料却寥寥无几。第三,教学内容与中国现实失衡。教师讲解往往局限于教材,很少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学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正确英语表达。
    (二)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活动,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借鉴目的语文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母语文化。鉴于当前由文化教学失衡而导致的文化误读现象,文化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为此提出以下构想:
    第一,构建科学的文化课程体系。针对学生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学校可开设相关中文选修课,如《现代汉语》、《中国文学》等;开设英文的中国文化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对比》等,将中国文化和中国英语导人英语专业教材,增加中国文化输人。
    第二,提高授课教师素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既要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为了适应中国文化课程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成为既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又具备良好英语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多能的英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