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日家族小说的同曲异词
格非:愿读者在小说中找…
辛亥百年小说泛滥 学者…
“2011孙子文化国际研讨…
学者止庵:今天为什么还…
孙武文化园初显真容 苏…
时事小说中魏忠贤形象的…
2011苏州孔子文化节开幕…
苏州古城新一轮城墙保护…
长篇小说《金瓶梅人物榜…
最新热门    
 
苏州小说批评圈

时间:2011-11-3 9:14:49  来源:不详
时禁网严密,以事败下寝室。吴人士则以为诸生之权手握计典。
  唐县令的倒台与诸生大胆的揭发有直接的、重要的关系。诸生参谒文庙的举动,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干预和批判,是对官府施政权力的一种有效监督,代表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对塑造现实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诸生的这种行为,为当权者所不容就是很自然的事了。金圣叹之被逮捕、被杀戮,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发生和反映在上述三个方面的苏州批评风气,在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中是比较特殊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独有的。显然,这种覆盖面广、影响时间长的批评风气,在苏州人来说,已经形成一种深厚的精神和文化积淀。用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的话说,就是一种“精神的”气候。严格地说,这种气候并不直接生产批评家。但是,“必须有某种精神气候,某种才干才能发展:否则就流产。”弥漫在苏州上空的这种批评的精神,为具有批评倾向的种子提供了发芽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因时制宜,把批评的天才同任何事物匹配起来。所以,当李贽确立了小说评点的价值之后,当

著名的苏州书林书种堂主人袁无涯几番经营筹划,终于出版了署名李贽的《水浒传》评点之后,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苏州才子们便迅速把他们的批评作风与这一新生事物结合起来,开始从事小说批评,借小说评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总之,在如此多重因素的组合影响下,苏州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批评中心。而小说批评,正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
  苏州的小说批评,参与者众,产品的份量更重,成为一时引领中国文艺思潮发展的中心。我们以“小说批评圈”称之,并不过分。这一小说批评圈的形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批评者大都有重要的批评文字面世。冯梦龙的小说批评,散见于“三言”的序文、评语以及《石点头》、《情史》等小说的序跋。袁于令编写《隋史遗文》,并于每回撰回末总评;还以“幔亭过客”为名撰《西游记题辞》。金圣叹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毛宗岗有《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褚人获编著《隋唐演义》,又刊刻《封神演义》,并具有序文。
  第二,存在一些共同关注的重要理论命题。苏州才子提出了中国小说史上著名的“奇书”说和“才子书”说。苏州才子开始重视人物批评,把人物批评作为小说批评的核心。如袁于令提出“英雄本色”说,金圣叹开创“性格”美学批评,毛宗岗则拿起性格批评的武器,并有所完善发展。苏州才子都非常注重题材,金圣叹认为“题目是作书第一件事”,毛宗岗提出“三国者乃古今争天下之一奇局”,袁于令、褚人获都喜欢隋唐两代兴衰故事。苏州才子多从审美品格上理解小说。冯梦龙《警世通言叙》指出,野史不必“尽真”,不必“尽赝”,而应是真赝虚实辨证统一的艺术形式。袁于令提出“传奇者贵幻”、“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的小说美学观。金圣叹、毛宗岗的评点也都非常注意小说的“奇幻”特征。褚人获《隋唐演义》结构两朝两世姻缘,本身就是在传“奇”构“幻”。苏州才子还较早地注意到长篇叙事作品后半部不力的问题。应当指出,这些理论话语并非苏州小说批评家所特有,它们也为当时或前后的小说评论所共有。我们只是从较为明显的地缘因素来看待这个批评圈,因此说他们在理论上可以互相影响,并且做到了话语共享。
  第三,彼此之间交往甚密。苏州小说批评圈有老(冯)中(袁、金)青(毛、褚)三代才子组成。他们之间的一些交往,如冯梦龙与金圣叹、袁于令与金圣叹、金圣叹与褚人获等,因史料所缺,无从查考,难以述说。现仅据有明确记载者略作概述。
  冯梦龙与袁于令的交往,以《西楼记》的修改最为有名。据褚人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