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老子“贵身”观念的现代…
“大文论”的观念与境界…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
论儒家“孝”观念的生活…
论儒家“孝”观念的生活…
论儒家“孝”观念的生活…
纪念与回忆:胡乔木在中…
文人词发展分期看“以诗…
改变观念,历史保护建筑…
中国倡导“绿色葬礼” …
最新热门    
 
观念与阐释——中西文论对话的鸿沟

时间:2012-11-22 12:08:13  来源:不详

      二、“有理有据”和“信口开河”:中西阐释方式的差异
        哲学观念的不同从根本上又导致了阐释方式的不同。就哲学的阐释方式而言,西方著作突出表现为“界说严,论证多,析理繁”。他们为世界不同之物找出一个假设的共同点,用一个词加以命名,人们称之为“范畴”。这样,世界就成了有很多个范畴组成的世界,混沌四方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识了。于是,就像做数学公式一样,他们依照一个或几个“范畴”加以理性的思辨和逻辑上的推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来告诉大家世界的未来会是怎样,而你现在又应当怎样。那么复杂的一个世界,在这些哲学家眼里完全丧失了其复杂性和神秘感,变成了一个按照逻辑推论就可以知其必然的数学常识。从表面看,我们似乎也发现不了这些哲学家们的论断过程有多大的差池,因为他们的文字表述严密,有理有据,思路清晰得几乎吓人。但根本问题在于他们为世界所设定的那个“范畴”真的能概括其本质吗?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为什么到了他们那里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范畴了呢?这个世界的本质特点难道不是多样性而是共性的吗?实际上,西方哲学家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们“把一切价值和真理的根据归属于那些仅仅是想象的东西,那些想象的东西在逻辑上是一些‘更高的’或‘更根本的’东西,那些‘更高的’东西是一些概念,仅仅是概念,根据概念去说明事实就是无视事实,于是,哲学就进入了理想主义的虚空”。通过论证和推理后得出的自信满满的答案,一放到现实社会中就经不起考验了。世俗的人类对所有新的哲学观念的选择无不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理想主义的哲学花朵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同样不会进入现实社会的家园,即或是它满足了世人的某些需求而被选择,也完全不是按照其原本在逻辑推理上所应有的步骤和模式层层深入下去的,有时候过于激进,走向极端,有时候因承载不了现实的压力和外部诱惑而自行毁灭或改辙易帜。这是那些善推理、好辩论的哲学家们所不曾想到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他们过于理想,企图脱离现实建立一座空中楼阁,然而“此在的实存迷惑了一次哲思”,哲学家们只能在自己臆造的楼阁之中做个“春闺梦里人”。
        中国哲学思想的阐述方式恰恰相反,哲人们那种随意点染的表达方式在西方人眼里甚至有些“信口开河”。 “中国人只关心是否能够灵活地把握形势,而不关心那些不可认识的形而上的东西”。其实,中国哲人口中的话语,常常经过了自身的多重生命体验。这种差别落实到文艺理论上,就表现为一方是主义鲜明、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或文化批评著作,一方是散漫似无头绪的诗话、词话、画论。二者在当下尚不能形成相互理解的对话,根源就在这里。
        那么,如何为中西文化沟通寻找到一个光明的出口?我们要做的不是拉近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甚至取消其差异性,而是努力进行恰当的解释,减少隔膜,增进理解,以达成中西文化平和对话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