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义和团运动与晚清 新政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最新热门    
 
清末新政失败论议

时间:2007-3-9 16:36:57  来源:不详
中央下达的许多新政改革措施大多阳奉阴违,敷衍搪塞,不是借口“在在需时,非仓促所能告竣”,就是借口“自治程度不齐,延搁不办”,以致中央“所作的努力由于各省统治者的消极抵抗而受到阻挠”,“一令之颁,出国门而受阻……部臣、疆臣显分畛域,疆臣所管辖,部臣不得而干涉之;部臣之所筹划,疆臣或从而抵抗之,政出多门,权无专属”。许多新政始终停留在纸上,不能付诸实施,均与此有关。所以,有人担心说:“现在内患外侮,极为可忧,中外臣工仍以敷衍苟安为计,以倾轧排挤为能,恐安危之数,不在党徒之煽乱,而在政论之纷歧。” 

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甚至持反对态度。 

对于清末*制度改革,广大中小官吏的态度约为三种:一种是不反对改革,但由于对宪政大多陌生,所以,对改革不知从何着手。正如当时有人指出的那样:“今以旧习惯之官吏,强其执行新政,学非所具,即有欲竭力办事者,亦苦无正当办法,故新政虽颁,上行而下不能效。”的确,仓促的改革,“对于毫无准备而处在古老而原始的环境下的官吏们,实在是件难于应付的事”〔10〕。由于这部分官吏对改革缺乏精神准备和必要的认识,以致许多新政在他们手中变了样,一些本来是“益民之举”,到头来反而成为“扰民之举”,这些官吏的“新政”非但无力,还招来了民怨。一种是对改革持反对态度,这部分官吏又分几种情况:一部分属于思想僵化、顽固守旧。他们认为“今制度若遽行更易,则纲纪必损;纲纪既损,邦本必败;邦本既坏,又何以能立国?”“立宪为我国所未有,而以为西国所专久,舍本从人,适足以滋乱”。“六官之制,绵络百代,今议者不此之察,乃取四千年相承不变之官制一举而改易之,使五、六不更事之少年,假托西法,逞其狂悖,用夷变夏,乱国法而坏人心,其为患固未知所终也”。这些官吏对于新政大多“非阻挠即敷衍”。一部分是出于忧国忧民之心,认为当今民穷财尽,人才消乏,国家形势危迫之至,若再事纷更制度,必“惑乱天下人心,大局不堪设想”。他们主张整饬官常,保存旧章,维持原状,宜“稍纾民力,与民休息”,俟数年之后,阎闾元气大复,庶几民和政举,主张“凡一切改弦更张之举,不论其已经宣布者亦不论其尚未宣布者,均宜暂缓施行”。还且一部分官吏,因为改革将使他们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贪赃枉法,随意鱼肉百姓,所以拼命反对。“若宪政成,大小臣工无不有一之责成,听人下之监督,其贪墨被宄、败常溺职者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这部分官吏是“以一己之私,行阻挠之计”。还有一部分官吏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