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最新热门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7-3-9 16:38:36  来源:不详
州建省的有利条件有“二便”、“四要”。所谓“二便”,一是“增官不必添员”,裁漕运总督以徐州巡抚兼之,升徐州道为布政使,以淮海道兼按察使;二是徐、海、淮、泗、沂、济、凤、颖各州民气皆“朴啬劲悍”,可就地练兵。所谓“四要”,是指徐州建省有利于训农、勤工、通商、兴学4项要政。至于不利条件,他提出有“三难”,即得巡抚难、巡抚得人难、筹款难,指的是人才与经济条件。但他认为:“若鉴于二便、四要而以为不得不建也,有人有财,虽有三难,直可旦夕举之。”
    最后,他进一步强调了徐州建省的重要意义。他说:“吾惧徐州不日龙争而虎斗,迭进迭退;芒砀大泽,我之伏莽枭徒又乘机窃发,或不免举足左右,以为敌用,为东三省之续也。”(注:以上引文均见张謇《徐州应建行省议》,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0-83页。)在此,他仍然是从消弭“内忧外患”的角度立论。客观地说,张謇这个徐州建省计划既有抵制英、德列强侵略的积极意义,也有加强清王朝统治的用心,如他自己所说“盖为中原腹地治安计也”(注:张謇:《啬翁自订年谱》,《张謇全集》第6卷,第866页。)。
    张謇的徐州建省计划经由署两江总督端方代为上奏,引起了清廷的注意。政区的设置,不仅关涉行政区划问题,而且涉及一整套的地方行政制度,尤其是行政官员配置问题。在江苏,本有2督1抚3个中心,徐州建省势必与漕督势力冲突。恰在此时,漕运总督的裁撤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漕运在清前期本是与盐、河、兵并列的“四大政”之一,故特设漕运总督一职,体制极崇。道光以后,漕政弊端丛生,清廷开始改制,或折收银两,或改行海运。咸丰、同治时期,由于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及河南5省事实上已停止漕运,迄清亡而未恢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江苏、浙江、山东正式停止征漕,至此,8省漕运全部停止。(注:参见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68-470页。)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认为漕运已是“有名无实”,主张将因漕运而设的屯田与卫所全部裁撤。(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2-1423页。)次年,清廷正式谕令将屯饷改为丁粮,撤消屯田、运军名目,裁撤卫守备、千总等官。(注:沈桐生辑:《光绪政要》第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第1732页。)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史周树模奏请裁撤漕运总督。他认为:“各省卫官已撤,屯户并改丁粮,归州县经征,南漕半改折色,半由海运,各省粮道亦次第裁减,漕督无官可辖,而体制极崇,殊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