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揭秘:清代曾有一次流产
清代性文化的严酷控制
清代雍正朝的文字狱和“
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
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
清代漕运史研究回顾
最新热门    
 
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

时间:2007-3-9 16:48:07  来源:不详
着族权。族绅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是宗族集体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频频发生的水旱灾威胁宗族的生存时,这些宗族的精英就不得不取措施来遏灾害的发生。

(一)灾前预防

    在长期同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活动与水旱灾害的种种因果联,于是人们根据灾害作用于人类的途径和灾害发生时的表现,对施药,扬长避短,或主动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或对自身的措施主要是族绅倡率全族兴修水利,植木禁山和贮缓备急等。

1、兴修水利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但是水多容易成涝,水少容易成旱。婺源"地处陡峻,梯山而耕,河流之水不能激而使上" (9);另一方,"群壑奔注,而飞瀑迅急,无停潺之蓄" (10)。一是无水灌溉,一是水资源的白白流失,如果能解决这对矛盾,使矛盾有利的方转化,变水为利,就能很好地遏水旱灾害的发生。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兴修水利,在婺源主要表现为塘、陂、堨的修。塘、陂、堨的作用是,"水则资之潴泄;旱则资之灌溉。"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往往是因地宜,"田在山既远溪流而为塘,乃资灌溉;平坂之田近溪流者,乃得浚治堤防,而为堨" (11)。根据《婺源县志》统计,有清一代,婺源有塘63座、陂121处,堨91座 (12),平均每里有1.8个 (13)。这些为数众多的塘、陂、堨水利工程主要由族绅地主个人捐建,或者由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