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文化史上空前浩劫:懦夫
中原文化来自三星堆? 重
贪渎已成文化:腐败令韩
在红楼感受“新时代的先
巨资改造“陋室”是文化
太原:文化大戏唱罢余音
唐卡暨皇室文化艺术展承
唐卡暨皇室文化艺术展承
我国将以重大项目带动文
从船政文化引出的政协提
最新热门    
 
文化保守主义的滥觞

时间:2007-3-9 17:08:57  来源:不详
文化坚定的批判者,而事实却是他比较早地意识到中国在走西方的时候,不应该、也不可能背离自己的文化传统。他在其名著《盛世危言》的《自序》中明确指出,儒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经”与“权”两个字,“经”是“安常”之本,“权”是“应变”之方,二者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他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故中也者,圣人之所以法天象地,成始而成终也;时也者,圣人之所以赞地参天,不遗而不过也。中,体也,本也,所谓不易者,圣之经也;时中,用也,末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无体何以立,无用何以行,无经何安常,无权何以应变?”[4]
    在郑观应看来,中国既然被迫走近代,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学习西方,要作出某些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即便圣人复出,也会遵循“穷则通,通则变”等因时而变的原则,也会作出西方学习的选择。问题在于,西方学习只是学习西方的优点,既不会使中国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更不会将中国变成西方的附庸。这就是郑观应强调“圣之权”的要点。
    至于郑观应之所以强调“圣之经”,那是因为他认为,中国虽然需要西方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方都要西方学习,更不意味着中国在所有的方、所有的时间里都落后于西方。他指出,“夫所贵乎通儒者,博古通今,审时度势,不薄待他人,亦不至震骇他人;不务匿己长,亦不敢回护己短,而后能建非常之业,为非常之人。”[5]正是遵循一物不知而以为耻的儒故训,近代中国人在见贤思齐的时候才反省自己的文化,觉得有必要去学习西方。这就是儒精神中权变思想的具体运用。然而,说到文化的根本,说到中国之所以立国的依据,郑观应更强调中国文化的根性,强调中国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当然同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局限性。这一观念在其专门为《盛世危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