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论晚清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型

时间:2007-3-9 17:12:41  来源:不详
多是复归于传统,且当时举朝仍沉溺于天朝梦幻之中,龚氏的呼声淹没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不但震破了守旧士大夫的幻梦,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知识。从兹,变革的主张不仅日趋迫切,其内容也大为改观。“夷夏之辩”和“用夏变夷”的古老信条被打破,学习西方、引进西学成为鸦片战争以后改革派的言论基本。从魏源、林则徐,到曾国藩、左宗棠,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无不包括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船坚炮利和工业技术,甚而有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的主张。这一切,都反映出变化了的时代与变化了的社会观念,而这些也正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由传统士人走向近代型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

  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代表进步知识分子的魏源、林则徐等人,出现了上述的变化,既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转变的迹象,同时又具有相当多的转型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完全是接受传统的教育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仍然是受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学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价值模式才体现为“中体西用”,即以西方的技艺,辅以中国的文物制度。他们的改革模式,也是以西学为枝末,培植中学的根基。李鸿章就明确地提出,中国的文物制度皆远高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种认识,的确反映出知识分子在文化危机情况下的那种对传统的依恋情结。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变革进入了实际阶段——洋务运动兴起了。洋务运动,从其本质来说,只是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