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论晚清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型

时间:2007-3-9 17:12:41  来源:不详
  首先,在对西方文化与科学的认识上,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知识分子,较之于他们的前辈林、魏,有更深的认识。实际上,在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的几十年之后,向西方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一般关心时务的知识分子,耳濡目染到西方“号令约束之明,百工杂艺之巧,水陆武备之精,贸易转输之盛”,对比中国的积弱积贫,“于是西学大兴,人人争言其书,习其法,欲用以变俗”[4](P181)。但是,这种时尚的内容,还停留在西学的“百工杂艺”、“水陆武备”、“贸易转输”的层次上,没有超越器物文化的范畴。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知识分子,则开始深入到“西法”——即西方的*经济制度的层次。在表达他们的学习西方的思想时,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但是,其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不同于洋务派,也不同于后来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提出的“西用”包含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制度。他们认为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是“变器不变道”、“舍本逐末”,没有学到西学的根本。故此,他们所界定的“中体”仅限于“纲常名教”,舍此,都是可以变更的。他们在*上的主要意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上实行“君民共之”,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曾游历西方,对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有所了解,并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他们认为,君主立宪,可以使“君民一心”、“上下一心”,且“定法、执法、审议之权,分而任之,不责于一身,权不相侵,故其政事纲举目张,粲然可观”[5]。他们指出,西方之所以强大,在于它们“国之律法最尊,而君次之,君亦受辖于律法之下”[6],“如有非法自恣者,兆民拒之,不得谓之叛逆”[6]。因此,中国要自强,也必须设议院,“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注:参见《tāo@①园文录外编》,“重民”下。),“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以致“强兵富国”、“纵横四海”(注:参见陈炽:《庸书外编》,议院。)。与此相适应,他们主张在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学术文化之时,不能只局限于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而应当广泛学习。有关西方国家的内政、外交“时政”,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