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俄揭秘档案:毛泽东四
黑瞎子岛的今与昔 教科
战场新貌:中俄边境珍宝
1896年中俄结盟:一场苟
浅议中俄两国疆域形成的
中俄勘分西北边界与科布
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
1855—1858年中俄塔城事
沙俄掠夺性外交的大暴露
中俄《四厘借款合同》评
最新热门    
 
中俄科塔边界谈判研究

时间:2007-3-9 17:22:18  来源:不详
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即同治三年,塔城界约第一、第二两条所定交界,有不合宜,拟将此界改定如左: 

两国交界,自奎峒山顺喀巴(哈巴)河与布尔崇(Buwirshin, 今译作“布尔津”)二河中间山岭分流之处,过黑伊特什(即喀喇额尔齐斯)河,直至萨乌尔岭内堪叠尔雷克河源。(注: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61页。) 

《中俄改订条约》则将此条文简略为“自奎峒山过黑伊特什河,至萨乌尔岭画一直线”。清代文献通称此线为“直线”。 

所谓黄线,即钦差大臣曾纪泽与俄国政府签订的《中俄改订条约》中所规定的科塔分界线。鉴于崇厚所订条约失地太多,全国上下一致反对。曾纪泽与俄使谈判时,据理力争,折中调和,既不以明谊所定红线为界,亦不以崇厚所定直线划分,而取两线之中定界。清代文献通称此线为“黄线”。此条线并未明确指明以何山、何水分界,需分界大臣在勘界谈判中议定,实际操作起来会有很大出入。“直线与旧界之间,酌定新界”一语含糊不清,或左或右,有机可乘。这为沙俄在实地勘界中多分多占提供了可能。 

 

俄国的谈判策略 

 

1.先发制人,先占后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