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一号界碑”见证百
外国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90年代
外国人画笔下的大清国[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史海回眸:近代中国错失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
中国近代史上的粮食危机
近代史上的“激进”与“
近代三次留学潮:邓小平
最新热门    
 
近代外国兵舰攫取在华航行权的历史考察

时间:2007-3-9 17:24:44  来源:不详
policy)。这一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不久复任外交大臣的巴麦尊,尽管以实行“强力外交”著称,但在1836年7 月给驻华代表的信中也指示“要尽量避免冒犯中国当局”〔24〕。

19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朝野的对华态度是,自由商人们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驻华代表的态度略缓和;政府的态度最“慎重”。但约从1837年开始,三者态度有“合一”的趋向,驻华代表和政府更多地受到极富侵略性的自由商人集团的左右,对华炮舰外交开始较快地推行。其中,马它仑(Maitland)舰队来华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1837年2月,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请求皇家印度海军派遣一艘军舰前来中国海域,并要求东印度公司也派出一至两艘巡洋舰协助来华,目的是对抗中国日趋严厉的禁绝鸦片活动。9月20日,巴麦尊咨文海军部, 传达了政府命令,要英印海军派出一艘以上的军舰“访问中国”,一方面是为了使“中国人了解女王陛下海军力量的性质和规模”,说白了,就是对中国实行炮舰威慑;另一方面,巴麦尊也告诫“要避免任何使中国人担心这支海军力量会采取任何敌对行为的举动”,来华军舰“应该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外国军舰不许越界靠近广州城的规定”。〔25〕相比起来,义律的态度要激烈一些。他在11月19日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在任何地方与中国当局举行谈判,都不如在英国军舰上“易获成功”,他主张来华兵舰应该停留到“所有事情获得解决为止”。〔26〕1938年7月13日, 英印海军司令马它仑少将率舰“韦尔斯利号”(Wellesley)、 “拉林号”(Larne)和“阿尔杰号”(Algerine)抵达广州外海, 将距虎门以南21哩的铜鼓湾作为锚地。马它仑致函两广总督,通知东印度公司“今已散局”,英商归英国政府直接保护,所以英国军舰将“随时访问”中国;同时要求与总督会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回复:“天朝*,向不准兵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