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外国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90年代
外国人画笔下的大清国[
国民党“新型独裁者” 
艾青提名诺贝尔奖始末:
来自1938年的外国水下写
外国政要们的尴尬时刻(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祖国在心中:1984年老山
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
最新热门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银行团(1895——1927)

时间:2007-3-9 17:25:07  来源:不详
35年美丰由于经营失败而停业,不过一年,中华懋业也被清算,面临破产的命运。

  中外合办的银行,可能还有一些(如上述中意、中挪合办银行),不过详情已不为人所知。但是1910年出现的北洋保商银行,还是值得提一下。这家银行是由法、德两国与中国合办的,都分别得到两国驻华使馆的批准,目的在于要中国政府保证偿还应付的欠款,特别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债务。通过合办而要达到这种目的,这真是把合办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了。

  总起来看,中外合办银行的兴起,是一个明显的走向。1926年美国商业部的一份报告为这个走向作了很好的注解,它说:中外合办银行“这种机构力量之所自,在于和那些独资的外国银行比起来,它们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参与中国内部事务。”这里的“中国内部事务”,当然不是单纯的商业性事务,而是包括*性质的事务在内的。报告又说:合办银行的“一大弱点”,是“它们无法避开强加给它们的*需索,不能免于中国内部*的干预”(④F)。这里的“*需索”和“*干预”,说明中国的军阀割据在给合办银行带来“参与中国内部事务”的机遇的同时,都不能为这种“参与”提供稳定和持久的局面。因此,尽管合办银行风云一时,但最后结局对它们说来,却不尽如人意。它们有的失败了,有的不很成功,有的走俏一时,终难持久。虽然如此,外国在华银行由独办到合办,由民间合办到官方合办,仍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走向。它是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在金融领域中进一步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金融活动领域的变动

  现在我们进而看一看外国金融活动本身的特点。

  进入19世纪90年代以后,外国银行在中国的活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汇兑和投资两大主干业务中,投资活动,逐渐上升到主要地位,原有贸易领域中的汇兑周转业务,则得到力度上的强化,外国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控制地位,稳固地建立了起来。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政府的对外借款显著增加。甲午以前的40年中,中国政府所借外债,大约共计4600万两,而1895年到1927年的不足四十年中,中国政府的外债则数以亿计(①G)。这些外债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世界金融市场,实现这一任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