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青山与绿水的约定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祖父马占山与北平和平解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最新热门    
 
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时间:2007-3-9 17:41:24  来源:不详
业化的进展,“九洲数百万之游民”,[③⑧]必将变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城镇非农业人口必将急剧上升,粮食的供求矛盾必将日趋尖锐,因而如何满足城乡居民对于粮食的越来越大的需求,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关乎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大计的重要课题。对此,张謇似乎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提出适当对策,而孙中山却表现出远见卓识,略胜张氏一筹。

      

 

  农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生产力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转变。

  孙中山和张謇鉴于“世界日趋于大同”和中国“物质文明”“不及外国”的现实,不约而同地认定中国要振兴包括农业在内的实业,就必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孙氏说:“要想实业发达,非用门户开放主义不可。”[③⑨]“凡是我们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④⑩]张氏主张中国应“以振兴实业为挽救贫弱之方,又以开放门户,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计。”[④①]

  孙中山考察世界各国历史,发现“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④②]西方国家“深明致富之大源,在于无遗地利,无失农时”,而中国却恰好相反,“地有遗利,民有余力”,“农民只知恒守古法,不思变通,垦荒不力,水利不修,遂致劳多而获少,民食日艰”,“如此而欲致富不亦难乎?”[④③]针对这种情况,孙氏主张引进外国“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垦荒拓田、改良“已耕之地”,[④④]藉以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缓解粮食供求矛盾和适应工业化对农业的需求。

  孙中山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他指出:在农业生产中,“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中国以机器取代牛马之用,必将“费力少而成功多”。“如犁田,则一器能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劳。他如凿井浚河,非机无以济其事,垦荒伐木,有器易以收其功。”

  孙中山认为农业的生机在于科学。他力主把农业生产置于科学之上,“急兴农学,讲求树畜,速其长植,倍其繁衍”。他断言:“农学既明,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疑将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即无疑将一国之地广为数国之大也。如此,则民虽增数倍,可无饥馑之忧矣。”[④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