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对原典精神的发扬

时间:2007-3-9 17:41:50  来源:不详
国思想界的新学家,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秦汉以来的专制社会),崇尚“远古”(尧舜之时、三代之治),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路向。这条路向似可称之“返本开新”,或曰“以复古求解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考察,辛亥革命也深刻承接着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革命派的思想和实践将原典的原创性精神发展到一种新的高度,这尤其表现在对于“忧患”意识的沿袭,“革命”精神的弘扬,“华夷之辨”的改造,“民本”、“民生”等观念的新用上。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忧患”和“革命”两点论之。

  

 

  忧患意识是贯穿于中华文化原典的一种基本精神。原典作者多身处横逆,胸抱哀苦,所谓“愤怒出诗人”,他们怀着对生民家国的忧患,述往思来,方获得一种非凡的,具有穿透力的理性思维。诚如司马迁所说: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人称“大道之原”、“六经之首”的《周易》便是殷周之际(战国人称其时为“中古”)与自然和社会奋斗着的人们“困穷而通”的创作,全篇贯穿忧患意识。同样深怀忧患的战国晚期的易传作者深知此中奥妙,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