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青山与绿水的约定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祖父马占山与北平和平解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最新热门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民主*

时间:2007-3-9 17:42:38  来源:不详
1919年8月说的话,到了19216月,他总结“民国十年,一事无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乃国民程度低浅,稍有变革,手足无措”。[31]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甚至说道:“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之不足,……且加以数千年专制之毒深中乎人心,诚有比于美国黑奴及外来人民之知识尤为低下也。”[32]这一说法同我们前面引述的他辛亥革命前的一段话相比,真是一百八十度的转折。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更说道:“中国人大多数人的心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王’。”因为有这种心理,所以多不赞成革命党的行动,“若以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那只好从他们的希望,实行复辟了。”[33]这大概是孙中山民国时期对国民程度一种最悲观的估计。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民存在着严重的愚昧落后的一面,不承认是不正视事实。但估计过低,也是不妥当的。好在孙中山虽然认为人民程度太低,但他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加以训练,使之提高程度,以适应建设民主共和国的需要。况且,孙中山明白地说过,无论人民程度如何低下,对“切身利害,皆能知能行也”。[34]故不致成为实行民主制度的障碍。关键是要有先知先觉的党来领导和训练他们。

    于是,革命党在建设民主制度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就被提出来了。

    对革命党的作用,孙中山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在兴中会革命时期,,由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