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黄兴:独立苍茫自咏诗,
黄兴的历史地位与黄兴研
黄兴在 二次革命 中的地
黄兴功过辨析
孙中山、黄兴自由观的碰
孙中山、黄兴比较散论
五十年来黄兴研究述评
黄兴的历史地位与黄兴研
黄兴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最新热门    
 
黄兴弃武昌辨

时间:2007-3-9 17:43:16  来源:不详
提出双方停战,黎始悄悄回城。因此,黎认为袁世凯对他有意维护,对袁感激不尽”(注: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201页。)。

  至于援军问题,阳夏战役中武昌军政府发电各地求援,但除了江西方面派有部分援军外,其它地方虽竭尽全力,然终因路远难以救急。如广东北伐军,“大队旋于十月十八日由广州乘船出发”。阴历十月十八日即阳历12月8日,不仅出发晚,而且是先至沪、宁等地(注:姚雨平《武昌起义后粤军北伐始末》,《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422页。),这样的援军,岂能解燃眉之急?

  清军方面,冯国璋在12月1日致电清内阁等说:“应城一带间四五十里或七八十里皆有匪据,约两千余人。当阳消息不通。黄陂现虽克复,而沿路之匪有如流寇。又九江之叛兵顷已于黄州黄梅登岸,大势尤岌岌可危。并有外人掺杂其间,欲坏我三道桥,铁路倘一败坏,即信阳孝感亦不可保。总之,遍地皆匪,饥民逃勇应之,商民亦应者,大半此伏彼起,我军只有此数,前敌兼顾后路,非有实地把握不能进攻。”有人据此认为清军无力进攻武昌,其实不然,冯在该电中接着说:“国璋专顾前敌,自不难一举扫平,而后患亦可永绝。”(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第356-357页。)冯国璋此电的用意在于要求袁世凯派段祺瑞援助他,即帮他控制后路。那么,段祺瑞态度如何呢?11月28日段祺瑞在致袁世凯电中说:“统观全局,汉虽下,当休息兵力,威胁武昌,令之投诚。明知非口舌所能争,然不得不示以仁义之名。乘时扫清黄陂应城两方,使无后顾忧,而后专心武昌。清以钧谕谆告,当能动当事之听。昨日武汉互以炮击,闻武昌逃出民与匪不少。此事宜令华甫即竟全功,万不可稍有移易。”(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第353页。)从中可知段祺瑞是主张严剿的主战派。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汉阳失守后的状况、民军方面对停战的反应、援军不济,还是从冯国璋、段祺瑞的态度看,武昌断难守住,如果不是袁世凯下令停战议和的话,我们相信,以当时的情形,武昌必为清军夺去,当为自然。刘厚生说:袁世凯“把汉口、汉阳攻破之后,若要攻取武昌,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这样做。”(注:刘厚生《张謇传记》,第182页。)因此,黄兴认为要守武昌必须有援军的论断是十分正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