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时间:2007-3-9 17:44:00  来源:不详
的门槛时,西方列强的八国联军正武装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实行分区管制,在各区内不许悬挂中国的旗帜,而要强迫中国人悬挂他们的国旗。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之久,最后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才告一段落。在西方的报刊上,更是纷纷议论着如何瓜分中国的问题。

  亡国灭种的噩运,似乎随时都会降临到中国人头上。它像一个可怕的阴影,沉重地笼罩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昔日的辉煌同今日的衰败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更使每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觉得难以忍受。孙中山先生正是在这种大变局下,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诉说:“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他第一个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动人心的口号,代表着当时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注: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民族主义思潮一出现,会有那么多人立刻奔集到这面旗帜下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最早提出的,但他后来抛下了这面旗帜

  “民族主义”这个名词和它的学理,并不为中国所固有,最初是从西方传来的。在西方近代历史上,民族主义思潮大体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中,而盛行于19世纪中叶德国、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它在传播和阐述的过程中,又发展出近代中国自己的显著特色。

  这种思潮能够在近代中国如此迅速地传播,并为众多人们所接受,当然同中国传统思想中某些因素有关,用章太炎上述引语来说,本来就有着某些“潜在”的“根性”。那就是从先秦以来常讲的“夷夏之辨”,或者说“内诸夏而外夷狄”。但这种观念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所谓“夷夏之辨”,更多地是从文化上着眼而不是从种族上着眼的。如果其他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