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2000年前中国人洁齿法:
最新热门    
 
中国早期工业化阶段原始积累过程的灾害史分析

时间:2007-3-9 17:47:07  来源:不详
见。就连当时因战争而抛荒的土地,有不少之所以长期不能复额,也与各种灾害有很大的关联。前述之安徽省即是如此,至光绪末年,该省荒地尚存4万余顷,而其中至少又有1万余顷因“水冲沙压非兴办水利不能垦复者”(注:经济学会:《财政说明书:安徽、江西省》,第4页)。

  田赋而外,厘金、常关税、盐税等商业税的征收,也因灾害频频受累甚巨。如光绪三年以前,陕西省厘金征收数额平均约30万两,此后由于人口大量逃荒或死亡,商业极度萧条,厘金收入随之急剧下降,一直到光绪九年才有所恢复。收入最低的光绪四年,只相当于灾前最高额的58%。与此同时,山西省的厘金收入亦呈现同样的变动趋势,其中光绪四年比光绪二年减少了54.9%。(注:罗玉东:《中国厘金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466页。)天津钞关的常税,此数年间则因“直晋豫频遭荒款,货物滞销,收数较往届几减三分之二”(注:《光绪朝东华录》,总第920页)。而且此次旱荒期间,一则“粮价昂贵, 民间粒米难谋,奚遑顾及淡食?”(注:《曾忠襄公奏议》,卷七,页二十,陈豫引滞销暂停加引疏,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二则各地亢旱异常,“各河水源枯竭,盐船挽运甚艰,即改道陆运,而程途绕折,车脚浩繁,较河运增费数倍”;三则“引岸到处亢旱,硝盐遍地,贫民私煎私贩,人皆贪贱食私”(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四,页五,芦盐缓征正课折,光绪三年九月十九日。),致使直隶长芦盐和山西河东盐的销路大减,盐引积压愈趋严重,至光绪四年,长芦盐在直、豫两地实销的盐引已下降到不足原额的1/4(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四,页五,芦纲停引展限折,光绪五年正月二十一日)。何况由于当时绝大多数盐场地处河海之滨,因而除了旱灾之外,还极易遭受洪水及风暴潮灾害直接的打击。位于黄河尾闾的山东利津永阜盐场的命运即颇为典型。该盐场原有滩池480副,年产量亦居该省各盐场之冠,但是咸丰以来因海潮大作以及改道而来的黄河屡次决口,盐滩淹没殆尽,至光绪二十一年仅有60副幸存(注:《利津县续志》(民国二十四年),卷一,舆地图第一,物产,页四十)。加上连年黄水为灾,地方凋敝,该省盐务,无论票地引地,“销路均极减色,所有额引,每年减领十万”,可即便如此,盐商仍“苦累异常”,以至山东巡抚张曜不得已于光绪十五年向清廷奏请,将14万余张额票再减二成,“五年后查看情形,再行复额”(注:《光绪朝东华录》,总第2670页)。为了弥补产额及销路减少造成的盐税亏损,清王朝屡屡提高盐斤销价,试图向消费者转嫁负担,结果却无异于饮鸩止渴而适得其反。有意思的是,清王朝用以盐斤加价的原由,绝大多数又都与灾害有关,如河工、赈灾等等(注:《皇朝政典类纂》,卷八十一,盐法十二,页十二,光绪二十五年户部奏盐斤加价事)。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