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文史新论:中日交往的历
中日血战吴淞:国军六个
记忆1984:中日青年天安
两千年来:中日两国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战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邓小平“一秒钟”讲话促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最新热门    
 
中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

时间:2007-3-9 17:47:16  来源:不详
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代表早期资产阶级*要求的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在批判和否定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直到这次战争失败之前,在中国推行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没有遭到根本的批判和否定。早期改良派虽较早地发现了洋务运动的一些缺点,提出了一些批评,但目的是为了补救和改善,并未从根本上加以否定。开始走上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孙中山先生,在战争爆发前夕“上李鸿章书”中,对主持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仍给予较高评价和寄托较大期望。这次战争的失败,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总破产,揭示了企图内保封建、外和列强的洋务运动此路不通,特别是和战胜国日本对比结果,不能不使人们提出“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的紧迫问题。维新派主将康有为、梁启超等对洋务运动的批判和否定,正是在这一紧迫问题面前陆续作出的。他们批判洋务运动是“补漏缝缺”,是“小变”和“变事”,而不是根本改变封建制度,故“风雨既至,终必倾坠。”梁任公下列一段批判洋务派的话更为形象化:

  “譬之有千岁老屋,瓦墁毁坏,榱栋崩折,将就倾圮,而室中之人,乃或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补苴罅漏,弥缝蚁穴,以冀支持。二者用心虽不同,要之风雨一至,则屋必倾而人必同归死亡一也。夫酣嬉鼾卧者,则满洲党人是也,补苴弥缝者,则李鸿章、张之洞之流是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其势固非别构新厦,别出新制,乌乎可哉?”(《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中华书局版第83页。)就这样,红极一时的洋务派,被康梁说成是千年封建大厦的补苴弥缝者,和酣嬉鼾卧的封建顽固派一样,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从这次战争失败中得来的惨痛教训。于是,洋务运动不得不退出中国*舞台,而让位给戊戌变法运动了。

  戊戌变法又是这次战争失败的直接产物。梁任公说得好:“中国维新之萌孽,自中日战争生。”作为戊戌变法序幕的公车上书,便是直接为了反对批准马关和约而提出的。当丧权辱国的马关和约内容一经传出,举国哗然,朝野群起反对。正集中在北京应考的全国举人,立即发动了反对议和的公车上书。开始是一省或数省的举人,分别联名向清政府都察院上书,呈请代奏,随后是联合了十八省的一千二百余名举人共同上书,书由康有为起草并领衔,长达一万八千余字。书的主要内容是请求清政府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而第一次提出变法的主张,是康有为万言书的根本特点。康认为迁都、练兵等等还只是“权宜应敌之谋”,而根本的“立国自强之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