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从 杨月楼案 看晚清社会
基督教、儒家思想和洪秀
儒家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
中日民间伦理与近代化之
论墨学复兴与近代民间世
儒家 大同 理想及其对近
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
清末新政和儒家体制的崩
儒家代表人物
最新热门    
 
儒家伦理与中日早期现代化

时间:2007-3-10 10:32:22  来源:不详
,上海的人们背离传统择业观,出现四民趋商,造成社会职业结构单一性趋向。而长崎的市民则仍在传统职业观制约下,适应新的社会需要,从职业内部分化而引起职业结构变化,这种新的职业分工,对接纳西方近代文明,应该说是更为有利的。

其次,生活方式上——中国的奢华之风和日本的节俭传统。儒家伦理提倡节约,勤俭的生活态度,这种传统观念深深扎根于中日民间的生活伦理之中,中日两国人民均以生活节俭著称。但到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居民却出现无论贫富争趋奢华、生活靡费的风气,上至富商大贾,下到士庶仆役,人人群趋奢华,追求享乐。这种风气的盛行,造成娱乐消遣业大盛,烟馆、妓院、酒楼、*场不计其数,人人“一入酒家,争尝燕窝鱼翅……徒慕贵而不求饮食之真味”[2],这种时尚的肆意泛滥随着家族创基业责任感淡化、约束机制的松弛更加严重,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态度弥漫于民间生活,显然不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增值,不利于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在日本长崎,却不然,虽然由于商业发达,这里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略高于其他地方,但民间却出现抑制奢侈消费,提倡节俭的风气。由于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在职业内部进行,并未造成如上海那样暴发户及金钱主宰社会的局面。武士由于海防负担加重,由原先奢靡倾向转而重归提倡节俭,这为庶民提供榜样。商人内部,也由于维持着正常的商业运行机制,使传统的节俭伦理观念仍有效地发挥着作用。官方也加强对民众生活消费的约束,幕府曾多次发布“俭约令”,强调全国臣民必须“严守节俭素质,专力尽于国防”[3]。长崎地方官也曾多次通令禁止居民在生活消费方面的种种过奢行为,甚至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细节作出规定,“可谓具体而详备”[4]。这样。与同一时期的上海相比,长崎不但没有形成奢华风尚,反而重现节俭传统,这种节俭的理性态度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有内在一致性,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工商业发展。

最后,人际关系上——中国的欺诈之风与日本忠义道德的重振。中国和日本都遵奉儒家强调的人际关系上的道德伦理,提倡君臣父子朋友间的忠孝信义,但在两国维系这种伦理关系的社会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