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晚清士人趋利之风与观念演变

时间:2007-3-10 10:50:47  来源:不详
合之,即不难为佳文。”[2] 

既有功名利禄诱于前,又如此易得门径,人争趋之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故有云:“以艺程墨之易为也,故趋之者众。”[3]在此世风之下,上导下应,父兄督劝,族期许,稍有力之,莫不促其子弟以读书应试、为士作官为首选之业。 

科举行之既久,读书、学习科举之文、应试成为一套需自少即习之的专业,世称“举业”,或“举子业”,又被奉为读书人的“正业”。读书人读书数年,学得作应试诗文,即可出而应初级考试童试,如考中取入地方官学为“生员”(俗称“秀才”),即获得官方认可的正式士人身份,得享免差徭、不受刑责及官吏以礼相待等特权。由于应试人多而生员学额有限,故人争欲捷足先登,尽早出而应试。有道、时人述世人风气:“自科举之法行,人期速效,十五而不应试,父兄以为不才,二十而不与于胶庠(即入官学为生员引者注),乡里得而贱之。”[4]读书人为举业,往往以中试为指归,虽屡败而无改,不弃不馁,一考再考,直至中年,甚或老年。五、六十岁仍应童试者不为鲜见,至于父子同考、祖孙共场,也属常见之事。这样,年复一年,新老相续,各地总是有相当数量的老少“童生”应考童试。由于应童试无数额限,所以自清初时即已出现考生人数众多的状况,大依各县的户口、文风,由数百至二千人不等。如按每县应试童生平均1500人计算的话,则全国常年有应试童生总数达到约200万。[5]童生虽然还没有士人的正式身份,但也是以读书为业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