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

时间:2007-3-10 10:51:00  来源:不详
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4页。)。 

显然,清政府原本试图赋予保甲组织一种不受乡村内生权力机左右的、特立独行的身份,真正“使保甲成为平衡乡村权力的独立单位”,完成国对乡村“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一以贯之的控。保甲组织的最初定位,应该是虽不直接与国官僚体和政权统相衔接,但却在事实上行使官方行政职能的有效单位。因此,它有意绕开乡村的自然区位统,用十进的编形式;同时尽量摒斥乡村原有权威力量的干扰,规定“不论绅衿衙役,一体编入甲内,不得循庇隐漏”(注:《光绪朝鱼县志》,第2651页。),且“十长及保正,俱选庶民,‘青衿’、‘衙役’勿使充任”(注: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37页。)。可见,利用现成的乡治体推行保甲,或使乡治通过保甲组织获得某些官治特征,并不是统治者的初衷。 

事实上,保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乡村行政管理度,而是为保障专王朝统治秩序而确立的一种强控机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